《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后称《决定》)对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和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进行了深刻论述。农业生产将突出组织化、规模化、专业化经营,一批新兴的农村市场主体随之产生,迫切需要多元化、深层次、高效率的金融服务。农村信用社如何顺势而为?
从农村金融市场竞争、农业生产特征和经营风险防范等方面分析,农信社应立足实际,着力创新,改革现有支农组织构架,从组织结构、人力配备和专业经营着手,设立强农、惠农金融服务管理中心,专职专司涉农业务,提高综合服务水平,捕捉农村市场商机,积极适应农村市场新变化,达到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政府、社会和农民都满意的多赢效果,探索出一条强农、惠农的农村现代金融发展之路。
设立强农、惠农金融服务管理中心的现实意义
强农、惠农金融服务管理中心指农村信用社成立专业机构,集中专职人员,独立运行,专司经营农村市场业务。设立强农、惠农金融服务管理中心的无论对于农信社自身业务发展还是支农作用的发挥都具有积极现实意义:
一是直面农村金融市场竞争。《决定》明确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给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社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进行市场定位,突出在竞争中强化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农村信用社要保持竞争优势,必须改革现有服务“三农”的经营模式,突出专业化、集约化、科学化支持“三农”,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方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是满足新兴市场主体的金融需求。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改革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深入改革农业产、供、销等环节,都将催生一批诸如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特色农产品企业、科技信息服务行业及农产品销售物流企业等新兴市场主体,他们需要融资、结算、信息咨询等现代金融服务。农村信用社应积极适应新变化,主动改革单一的服务方式,集中专职人员,专司经营管理涉农业务,为其提供多层次、多元化、多领域的金融服务。
三是应对农村金融新需求带来的经营风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产生家庭农场等规模经营主体,需要多元化金融服务的同时,各种新的市场风险、法律风险和操作风险随之产生,农村信用社应集中专业人员专职管理,有效识别、计量和规避经营风险。
强农、惠农金融服务管理中心的工作目标和组织架构
工作目标是专业化、集约化、科学化管理涉农业务,不断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培育优质客户和规模客户群,扩大农村金融市场份额,实现政府、社会、农民都满意和自身增效的多赢目标,巩固农村金融主力军地位。
强农、惠农融资中心可以县联社为单位设立,也可根据农业产业带的分布情况,由几个县(市)联合设立。管理层设主管主任一名(联社决策层成员),并视实情分设业务副主任;经营层设涉农业务营销部、涉农金融产品管理部、涉农业务风险管理部、涉农行业合作部;各部下设经理岗若干,并可聘请村镇联络员和市场信息员。
强农、惠农金融服务管理中心的职能描述
涉农贷款营销部的职能描述:负责根据政策法规,制定涉农业务营运制度和具体操作规程等工作;分析农业产业信息,搞好市场调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区域特色和发挥比较优势,不断满足特色产业发展融资需求;做好农村市场调查,锁定营销重点领域,明确优质目标客户群,维护和管理好客户关系,不断培育优质客户和黄金客户群;涉农贷款的贷前调查、贷款发放和贷后管理;收集村镇联络员提供的信息,为管理层决策提供决策信息。
涉农金融产品管理部的职能描述:负责分析农村市场金融服务需求,按金融服务跟着市场走的原则,研究开发金融新产品,及时推出有亮点、有特色和竞争力的拳头产品,最大限度满足涉农行业金融需求;建立村镇联络制度和聘请村镇联络员,构建市场信息网络,畅通信息反馈渠道;对客户经理及村镇联络员进行新技术推广培训,改善和提高其“技能含量”,让他们成为“农业专家”,真正融入农村产业市场。
涉农业务风险管理部的职能描述:负责动态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相关法规,制定涉农业务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政策;采集涉农业务经营风险信息,识别、计量经营风险,及时发出风险预警信号并提出规避措施;收集、统计经营风险情况,提供客观、翔实的经营风险信息给决策层,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风险管控工作。
涉农行业合作部的职能描述:负责采集良种培育、丰产栽培和设施化生产等科技信息,积极与农业、科技、气象、网络、物流等政府部门和企业合作,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信息服务,促进其结构升级换代,打造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收集农产品生产、收购、储运、加工和销售等环节信息,支持远程数字化和可视化技术等农产品销售信息网络发展,及时为农产品经营提供信息服务。
今后,强农、惠农金融服务管理中心在运行中将会面临各种困难和问题,但它将会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而不断完善,并会与时俱进,与农村市场共繁荣、共进退,为农村改革发展作出更大、更多、更好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