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1月2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防护用品安全标志未得到重视


  本报讯(记者 尤云)11月17日,第四届中国国际安全生产及职业健康展览会在京举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政策法规司处长邬燕云透露,对生产经营特种劳动防护用品企业获得安全标志的审核将从严,明年拟采取分类审核制,进一步推进现场评审的标准化、规范化,同时要求各级地方政府进一步加大监查力度。

  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是确认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防护性能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准许生产经营单位配发和使用该劳动防护用品的凭证。邬处长介绍,《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实施细则》自2006年4月1日颁布实施以来,全国共有900家生产经营安防用品企业获得证书,但在随后三年进行的现场复查中,不符合相关要求的135家企业被取消资格,主要集中在规模偏小的个体、股份制企业,问题表现为样品合格但无法保证批量生产质量。另有1200企业提出申请。同时她指出,按要求进口的一般劳动防护用品要参照我国的产品安标规定办理准用手续,但从此次展览看仍未能得到有效覆盖。

  据悉,在去年进行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实施情况大检查中,全国近15万家使用企业中,没有使用或使用不合格不合理安标产品的比例为26%,其中建筑安全网使用达标率仅为70.5%。此情况应该是安监部门加强产品安标管理的重要原因。

  “依托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劳动力市场,安防用品可谓是朝阳产业,数据显示每人每年投入金额达300-1500元,但目前个体手工的家庭作坊仍然存在。我们鼓励生产企业走规模化集团化发展之路,以提高技术含量。” 邬处长如是说。

  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家安全技术与设备商参加此次展会,涉及矿山、化工、交通、电力、冶金、建筑等20个行业。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