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佳档案
太仓市佳稼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
网点数量:180个
注册资金:300万元
年销售量:3万吨
年销售额:5500万元
主要经营品牌:史丹利、中东等
推荐单位:江苏省农资流通协会
太仓市佳稼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是直接为“三农”服务的窗口,承担着政府赋予的社会责任,肩负着全市30多万亩耕地农资商品的组织供应工作,是本市经营农业生产资料的专业公司,发挥着“主渠道”和“蓄水池”的重要作用。公司注册资本300万元,年销售各类化肥3万余吨,各类农药500余吨。改制五年来,牢固树立“为农服务”的理念,为农村发展,农业丰收,农民增收,恪尽职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坚持开拓创新,建立新颖流通模式。针对农资流通的新形势,深刻体会到了搞好农资连锁经营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为此,在2003年下半年,对所属的农资商品进行整体的规划、调整、改造,开始农资连锁超市的建设工作。2004年2月,公司首家镇级新湖农资连锁超市开张营业,超市改变了传统门店、柜台经营方式,所有农资商品实行开架式货架销售,经营场所干净整洁,品种齐全,明码标价,服务周到,质量保证,价格公道,购物方便。到目前为止,已在全市开设看25个镇级农资连锁超市。实行“统一招牌,统一标识,统一进货渠道,统一服务,统一宣传,统一管理”的模式,提出了“立足三农,诚信服务”的宗旨,并向社会公开了“规范经营,杜绝假冒,假一罚十”质量承诺,采取连锁经营,品牌经营的策略。因此,佳稼农资连锁品牌已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农民群众的欢迎,以及省市各级政府领导的高度赞扬和鼓励。
服务终端前移,扩大农资连锁网络。在总结超市建设的基础上,我们感到现有的超市大都建在镇上,离最终的农资商品消费主体仍有一定的距离。因而,连锁网络必须进一步扩展,其终端应延伸到更前沿,更接近农民群众,构造“零距离”服务“三农”的体系。即把超市设到村上去,真正把优质的农资商品送到村间、田头、农民家门口,通过实地考察、筛选、比较,在2005年5月份,选择了6个村首先开设村级便民农资超市进行试点,其模式由公司镇级农资超市负责日常管理,在货源配送、经营品种、供应价格、商品出样等方面进行检查督促,设立一只联系电话,一块黑板报,农民要货,随叫随送。通过试点,其优势逐步显现。以佳稼农资连锁经营统一品牌的村级便民农资超市规模迅速扩大。至今,已开设了市级配送中心2家,镇级连锁超市25家,村级便民农资超市和便民服务站150余家。
强化服务意识,提升品牌形象。佳稼农资公司虽已转制,公司、人员的性质变了,但为农服务的宗旨始终未变。在经营上,除了选择品牌响、质量好的商品实行区域总代理总销售之外,针对近年来化肥市场“货紧价扬”的特点,克服了资金紧、运输难等困难,年平均向外组织采购各类化肥2.5万吨,起到了平抑物价,稳定市场,保障供应的积极作用。在服务上,各连锁网点均设立电话预约、缺货登记制,送货上门,延长营业时间,做好农技咨询,新品种推广。努力开拓经营品种,超市经营品种涵盖了农业生产领域所需的化肥、农药、农膜、种子、农具、杀鼠剂等六大类200多个品种,为农民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在管理上,从自身做起,规范经营行为,对连锁网点签订好协议,实行保证金制度,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督促,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其次,协助执法部门搞好市场管理,参与综合执法检查。
严格把好农资商品进货质量关,杜绝假冒伪劣产品流入连锁网络,保障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自觉维护好佳稼农资的品牌形象。
搞试点,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针对蔬菜瓜果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的特点,通过对全市蔬菜农药供应情况的调查摸底后,选择了四个规模较大的经营户进行试点,将其纳入公司连锁经营网络,作为公司蔬菜农药的供应点。在经营上,由农林植保部门提供用药处方、品种以及技术,公司负责落实货源,保证供应。在服务上,签订好连锁经营协议,明确职责,实行六个统一的管理模式。在服务上,延长营业时间,建立缺货登记制,适时适期供应,切实做好合理、准确、安全用药的宣传咨询。使农产品生产在安全用药环节上得到保障,从而在源头上解决农药残留的问题,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通过努力,佳稼农资公司在服务“三农”的工作中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取得了一定成绩,得到了各级政府的表彰。2004年度,被苏州市政府评为“消费者放心场所”“AA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苏州市供销社“为农服务”先进单位,省物价局“全国价格监测定点单位”;2005年度,被苏州市政府评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被太仓市委、市政府评为“为农服务”先进单位;2006年度,被苏州市人事局、供销社评为“先进集体”,至2007年底,在商务部开展的“万村干乡市场工程”建设活动中,已有l 55个连锁网点验收合格。
杜曙光表示:为“三农”服务并非一朝一夕,而是一项永恒的事业,成绩只能代表过去,今后的农资之路还要继续走下去,一定要将为“三农”服务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