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联保贷款是为解决农民贷款难而推出的贷款品种,因其贷款门槛较低,程序简单,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河南省滑县慈周寨信用社在发放“农户联保贷款”中为全县信用社带了个好头。
对滑县慈周寨乡孙白社村来说,近年来可是有了“好时运”。该村支部书记孙现如乐呵呵地说:“俺村这两年仅塑料大棚蔬菜就收入700多万元,这的确是得益于信用社的联保贷款,没有信用社提供的联保贷款,我们村摆脱不了贫困,如今‘联保贷款’这个词是越来越被慈周寨农民熟知了。”
在慈周寨乡,随着种植结构由单一型向规模化、区域化、集约化的转变,小额贷款已不能满足当地农民对资金的需求。作为探索信贷支农的新模式,“五户联保贷款”在慈周寨信用社应运而生。2006年,该社在建有大棚蔬菜、大棚西瓜种植基地的慈周寨乡孙白社村进行试点,收效显著 。
宣传发动 成立组织
慈周寨信用社与孙白社村委会、村支部共同协商,达成协议:首先利用该村的广播对“五户联保贷款”的模式、好处、作用、意义连续宣传一周,使其家喻户晓;其次,由5户以上农户本着自愿、互惠、互利、互责的原则,各成员携带身份证或户口本、信用社股金证,组成联保小组;其三,在村委会和信用社的支持下,由村委会把关,推选出每个小组组长,并签订“联保协议书”;其四,信用社根据村委会意见,由信用社资信评定小组对联保小组进行审定,小组成员一般既是借款人,又是担保人。一户借款,其他小组成员对借款人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保证。
实行“五包责任制”
联保小组申请贷款后,由信用社资信评定小组对联保户逐户进行走访、座谈,了解农户的经济状况、经营情况、偿债能力等。为确保贷款的及时发放、有效使用和及时归还,信用社严格管理,实行了联保贷款包片客户经理第一责任人制度,实行“包放、包收、包服务、包管理、包效益”的“五包责任制”。包片客户经理定期走访联保小组组长、成员和村委会,了解贷款的使用情况,确保贷款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通过上述工作,慈周寨信用社已为80多个联保小组发放贷款126笔,合计金额76万元,到期收回率达100%,效果显著。
慈周寨乡孙白社村的孙国然是个肉牛养殖户,2007年,他想从外地进一批肉牛,缺4万元需贷款,而信用社贷款权限只有1万元。在听说信用社有“五户联保”贷款后,就和邻居协商组成了“五户联保小组”,解决了他的资金难题。他逢人就说,信用社“五户联保”贷款,真真实实是为老百姓办了一件大好事。
据统计,目前该社已成立联保组织80多个,联保贷款惠及700多户。
后记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农户联保贷款”在慈周寨乡就结出了累累硕果,解决了农户大额贷款难的问题。但是,“联保贷款”毕竟是个新鲜事儿,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慎重对待每一个环节。首先要注意消除农户心中默认的“联保贷款”办理麻烦的想法;其次是要正确引导,严格管理,吸收诚实守信的农户、淘汰不守信户,动态管理已审定的联保小组,经常入户走访,了解资金的使用和各成员的思想变化情况;其三,要针对联保小组贷款最高限额、各成员间的贷款分配、贷款的资产保全、贷款的债务落实等疑点问题制定实施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