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8年11月1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茶韵飘香武夷 情牵海峡两岸
第四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暨第二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在武夷山隆重召开
本报记者 张永立 文/图

  第二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开幕式现场。
  第四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现场。
  福鼎市委副书记陈兴华(右)与白茶砖得主互赠礼品。

  11月15日-18日,第四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暨第二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在碧水丹山的武夷山隆重举行。风光迤逦的武夷山张开怀抱,热情迎接来自海峡两岸的茶人朋友,领导及嘉宾。福建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昌平,全国供销总社监事会主任、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刘环祥,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刘枫,联合国粮农组织政府间茶叶组秘书长常凯松、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为第二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暨武夷山旅游节推杆启动开幕仪式。

  此次年会于15日召开,主题是合作营销发展,除了表彰2008年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公示首批中国茶叶行业企业信用等级评定结果,为年度经济人物、优秀社团颁奖外,还邀请国家统计局的领导作了经济形势报告,并为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员、中国茶业经济年会成员,全国各茶叶生产、加工、流通企业、科研院所、茶叶团体、茶馆及特邀代表安排了丰富的专题讲座,就行业关心的营销创新、资本运作、品牌建设、技术进步等问题进行了对话。日本川崎株式会社、玺腾(上海)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金汇通企业、联合利华等企业所做的关于茶叶的加工机械、茶叶包装、经营等产业关心的问题颇受与会者关注。

  第二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暨武夷山旅游节开幕式于16日在新建的中华武夷茶博园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6000余名茶商、茶农以及茶业专家聚首武夷山。在武夷山大王峰下、崇阳溪畔举行的开幕式,以“武夷山、水、茶”为主题。开幕式表演以武夷山水的典故传说、武夷茶悠久的历史文化渊源贯穿始终,同时还把建瓯挑幡、邵武傩舞等闽北民俗文化元素融入其中。 

  本届茶博会凸显两岸和谐主题,共同推动两岸茶产业交流合作。各主要茶产销区如云南、浙江、四川、安徽、贵州、广东都组团参展交流。来自台湾和大陆台资茶企业的展位共有56个,台湾农会组织了嘉义县农会、阿里山乡农会等台湾主要产茶区县、乡农会参展。展出内容包括青茶、白茶、绿茶、黑茶等各大茶类的茶叶品种以及茶具、茶叶加工机械、生产加工新技术、传统制茶工艺和茶文化有关的艺术品等。福建省常务副省长张昌平表示,此次茶博会为台湾茶产区和大陆主要茶产区的交流合作打造了平台,海峡两岸茶产业、茶贸易、茶文化的交流必定对促进两岸经贸往来、扩大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台湾制茶工业同业公会理事长许正清说,茶是中国的国饮,台湾茶源自福建闽南、闽北地区,两岸茶业界应携手合作,共同将中国茶的色香味韵代代传承,把代表“天地人和”的茶文化发扬光大。16日下午,福建福鼎市人民政府主办了“福鼎白茶中国最大茶砖现场拍卖会”,厦门一家酒业老总以56万元拍得。据了解,中国最大的茶砖由1000斤上等的福鼎白茶制成,外观为长方形立匾,长200.8厘米,寓意北京奥运会2008年举行;宽112厘米,寓意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了112年;厚度为19.9厘米,也是中国传统中吉祥的数字;茶砖正面刻着“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北京奥运会主题口号,底部用一口重达882斤的铸铁鼎承托,表达了福鼎人民对北京奥运会的美好祝愿和“团结拼搏,鼎力争先”的福鼎精神。福鼎市委副书记陈兴华高兴地说:56万元与56个民族数字巧合,寓意茶业兴旺,民族团结。

  本次活动由福建省人民政府、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海峡茶业交流协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主办,南平市人民政府、武夷学院承办。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