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8年11月1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辽源市办:多策并举 全力清收


  本报讯  按照吉林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全省范围内集中开展清收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通知》要求,辽源市政府积极运作,会同省联社辽源办事处并组织相关部门召开座谈会研究清收办法,及时下发了《关于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清收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通知》,并要求各级政府要积极配合农村信用社开展清收工作,尤其对政府党政机关、公务员的不良贷款要采取得力措施,加大清收力度,确保清收工作取得实效,为农村信用社的健康发展和全市农村经济的振兴多做贡献。

  召开会议,广泛宣传

  为了保证清收工作取得明显效果,主要通过开好“三个会”,以统一相关人员的思想认识。一是召开市、县(区)政府协调会。《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全省范围内集中开展清收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工作的通知》下发后,省联社辽源办事处及时向市政府汇报,市政府及时协调,得到了各县区党委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迅速组织召开了由县区和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协调会,统一思想认识,进一步明确要求。

  二是召开市、县(区)、乡(镇)三级动员会,对集中清收工作进行全面安排和部署。

  三是要求各信用社召开内部分析会。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全面分析贷款使用人、介绍人、经办人的具体情况,逐笔研究具体清收措施,为下一步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各农村信用社也都积极行动起来,他们除正常的宣传之外,还通过下发催收通知书和电视字幕、广播、报纸公告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大了对外宣传工作的力度。各县级联社还把政府下发的清收文件复印给每名信贷人员,作为与贷户见面催收的政策依据,从而在全社会营造了良好的清收氛围。

  摸清底数,明确目标

  为了进一步摸清党政机关、公务员不良贷款的底数,各农村信用社在前期不良贷款还原工作的基础上,重新对辖内涉及国家公务员、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以及村级集体不良贷款,进行了调查核实,共核实不良贷款11604笔,金额17615万元。特别是对党政机关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个人使用和担保形成的不良贷款进行了单独登记造册,并及时提供给相关部门,增加了工作的针对性和主动性。

  多种方式,取得收效

  责任清收。各农村信用社对内部员工在不良贷款还原过程中,已经认责的涉及党政机关公务员的贷款,要求必须按认责的清收时间保证收回,否则按省联社制定的风险问责制严肃处理。

  公告清收。针对个别党政机关公务人员有钱不还的采取单位公告、电视公告、报纸公告的方式进行清收,营造清收氛围。

  行政清收。要求各信用社要主动同各县(区)、乡(镇)政府和村委会协调沟通,争取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辽源郊区联社主动找辽源市西安区政府进行协调,对原来村级债务不清或没有进账的贷款,通过找当时村干部、拿信用社当时的原始凭证等方式,把已经损失的账务理清楚。10月27日仅灯塔乡一个村信用社就通过上述办法现金收回13笔、71700元。

  依法清收。要求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大对赖债不还的清收力度,公检法部门要对这类贷户从重从快处理,从而对赖债不还或等待观望的贷户起到了震慑的作用。辽源郊区联社灯塔信用社对市房产局原下属的西安区就业服务局265.2万元不良贷款依法进行起诉,经过信用社工作人员多次协调,公检法机关依法办案,于今年10月初收回全部贷款265.2万元及利息。

  奖励清收。市政府拟在年末前召开全市清收不良贷款总结表彰大会,对清收效果好的单位或部门给予物质奖励。截至目前,全市清收党政机关、公务员不良贷款工作进展顺利,已签发贷款催收通知书1987份,签订还款计划486人,依法诉讼123笔、1149万元,已累计收回不良贷款1154万元。

  (李大力 孙世伟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