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9日,陕西西安杨凌人民迎来了第十五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在世界金融危机蔓延、经济不景气的全球背景下,第十五届农高会以它超越往届的几个特点充分显示了我国现代农业的繁荣。共有来自27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26个省区市的1000多家企业参展、参会,5700多项科技成果和项目在农高会上进行了展示和交流,90%以上都是高科技。在为期5天的农高会上,大会共接待国内外各界宾朋和农民群众155万人次,5天交易洽谈总成交额达216.96亿元。
本届农高会以“高科技·产业化·现代农业”为主题,集中举行了展览展示、论坛研讨、交易洽谈、信息发布、咨询培训、评奖颁奖、国际合作交流等7大类活动。3个展览场馆和4个示范推广展区,1097个展位,室外2.5万平方米的展览面积,14万平方米的示范推广展区总面积,集中展示了包括农作物良种、设施农业、农业机械、畜牧、农产品加工、林果园艺、节水灌溉、农业信息技术等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项目。同时本届农高会还举办了“一村一品”产品推广展、“乡村旅游展”、农业科技图书展等专题展。
与往届相比,本届农高会展会层次更高:一批国内外一流的农业企业和科研机构参展参会。教育部直属的20所涉农高校、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等单位组团参展,参展科技项目和产品占80%以上。
展会规模更大:参展国家、地区、企业数量、参会人数均超过以往各届,创农高会历史之最。
活动内容更加丰富:本届农高会举办了62项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内容涉及农林水各领域,对象覆盖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农民等各层次。首次推出农业高新科技成果信息发布会并增设了乡村旅游展、补贴农机具产品展等专题展览。
对外开放程度更高:本届农高会是参展参会国家和地区最多、国际性活动最多的一届,国际化程度显著提高,还首次举办了海峡两岸农业交流活动,500多名境外农业专家、知名涉农企业家和政府官员到会;来自27个国家和地区的机构、企业来参展参会,以色列、加拿大、澳大利亚、泰国等国纷纷组团参展。
中外农民论坛演讲精彩纷呈:来自以色列、澳大利亚、德国的农场主与中国农民在中外农民创业论坛上同台演讲。以色列雅格集体农庄秘书长伊拉娜· 利维恩,澳大利亚农场主、纽菲尔德农业奖金获得者彼得· 崔劳尔,德国阿格福莱农林环境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托马斯· 亨斯特,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书记、全国百名优秀村官沈浩,黑龙江省优秀农技协会会长、全国农村科普工作先进个人许彦斌,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青年乡镇企业家、杨凌本香农业产业集团公司董事长燕君芳,中国农民大学演讲专家王思卓都发表了精彩的演讲。
展会成效更加突出:展会成交量创历史新高,企业参展踊跃,直接参展比例较上届增加了5个百分点,农高会的实效性和影响力得到企业的认可。中国、以色列、加拿大三国联合发表了《2008中以加农业科技合作杨凌宣言》。
本届农高会还举办农业技术讲座18场次,直接培训人数1600人次;组织了100名农业专家,开展了为期5天的现场技术咨询服务活动,咨询人数超过了4万人次。
>>一村一品篇
致富有绝招“一村一品”好
在农高会上,陕西省的“一村一品”成果“争相斗艳”:西安杨凌区杨村乡上川口村的铜锣鼓、清涧县石盘乡的红枣、周至县楼观镇的猕猴桃,石泉县池河镇的蚕桑、铜川印台乡的苹果、平利县城关镇龙头村的绞股蓝……
绞股蓝具有补气功效,能够促睡眠,降血脂,陕西平利县城关镇龙头村盛产绞股蓝,并制成茶。种植大户徐信平种绞股蓝18年了,子承父业的他对绞股蓝的种植事业有着非同寻常的热爱,他每年都有品种源,自己种了400多亩。他说:“绞股蓝是我们当地的特色,土壤和气候比较适合,而且经济效益也高,种植一亩绞股蓝,管理得好的话,亩收入有一万元,平均亩收入在六七千元,而种普通粮食作物亩收入也就几百元。”
“这个怎么卖的?”有人前来问价。“20元一盒。苦的不能做茶,长期喝会闹肚子,只能用来入药,甜的是加了糖的,正常的应该是不苦不甜的,这样的才可以用来做茶饮。”他一边招呼顾客,一边介绍着产品,忙得不亦乐乎。
平利县城关镇龙头村有1122人,耕地面积1290亩,全村绞股蓝种植基地达850亩,年产绞股蓝40吨,年收入250万元,占农业产值的72%。全村 “采取集约经营、板块布局、大户带动、小户参与”的模式,目前有60多户种植户,其中2个种植大户,拥有一个加工厂,年产值可达110多万元,绞股蓝已经成为龙头村村民发家致富的主要产业。
据了解,陕西省已形成一村一品省级示范村1177个,一县一业示范县1个,从业农户43.67万户,从业人员100多万人。产业发展涉及粮、果、畜、菜、花卉、手工艺等10个产业类型。2007年,示范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48元,比全省农民收入水平高27%;建立和完善合作经济组织686个,建立绿色、无公害基地282个,获得国际、国家和省上认证的无公害、绿色和有机产品110个,辐射带动了3500个推进村。
>>合作社篇
合作社人农高会上淘到“宝”
农高会上的合作社产品诱人,大大的红芋、脆香的锅盔、甜甜的苹果、合作社的人忙碌而充实,他们不仅来推销自己的产品,更不忘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来学习、提高自己。乡土的语言、朴实的穿着、对合作事业的热爱,交织成一幅画,让人动容。合作经济的魅力正感染更多的人……
流动队伍学习忙
见到山西省平陆县闲田苹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增业的时候,他正在发着合作社的传单,由于没有预定展位,他和同事成了农高会上的“游击队”,分散着在农高会上“寻宝”。“我们是临时从家里赶过来学习的,听说农高会上都是高科技,所以想来学习一下,这一来可真开了眼界。这边的农民素质都很高,他们懂得很多科技知识,比我们那边强多了。我已经和铜川苹果专业合作社的人聊过了,他们合作社的规模搞得大,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现在国家提倡合作经济组织是非常好的,一家一户的模式已经达不到机械化了,必须把农民组织起来,集中种植、管理才能发挥土地的效益。统一管理能节约成本,比如现在化肥价格高,但是我们合作社的化肥便宜着呢!”他很激动地说。
金子一样的“秦乡薯”
表皮光滑、色泽淡红且鲜亮,直径约10厘米的“秦乡薯”牌红芋,是陕西咸阳市秦都区(秦乡薯)专业合作社的产品。这种红芋的种植要求土壤要松软、水不宜太多,施用有机肥,腐植酸发酵鸡粪,氮、磷、钾要适度。松而绵软的土质是红芋生长的最好的床,土质团粒多,根块易呼吸,向地下猛钻,形成枝条,不易被咬伤。
陕西咸阳市秦都区(秦乡薯)专业合作社社长王团社介绍说:“ 每斤按照一元钱计算,亩产可收益一万元以上。农民种这个,值!”他说完又忙着招呼顾客去了。
“粉红女郎”寻销路
“我是代表合作社来展销的,今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苹果的销售情况很差,我们合作社的销售又是薄弱环节,所以我就自己来到农高会上看看能否找到市场,这不,一个苹果2.5元,我已经卖了60多个。我们的苹果商标是‘粉红女郎’,合作社统一施肥、用药,统一套袋,服务可好着哩!”陕西富平县庄里镇壮丽果业一合作社社员在农高会上收获颇多。
锅盔、麻花也走俏
“给我来两包麻花!”“我来一个锅盔!”陕西武功县的康穗食品专业合作社前,热闹非凡,合作社的“倪家大锅盔”成了美食爱好者的必买之物。锅盔是陕西的特色食品,吃起来酥脆、香甜可口,而武功县大庄镇人利用当地传统手艺成立了康穗食品专业合作社,发展“一村一品”示范合作社,产品以“北韩麻花”、“倪家大锅盔”为主,合作社带动了大庄北韩村及周边3000多农民走向富裕。直径2米、重量达600斤的“撑天大麻花” “盖地大锅盔”曾荣获十三届、十四届农高会展示奖。产品远销西安、咸阳、宝鸡等大中城市,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北韩麻花”以香、酥、脆、鲜闻名四方。富含多种维生素,口味独特,是馈赠亲友的绿色健康食品,也很受消费者欢迎。
>>专利篇
带着专利来“相亲”
农高会确实是高科技的博览会,来展示的专利已经不让人感到稀奇,这不,不经意间就发现了几个专利。
葫芦8字型西瓜惹人爱
杨凌农高会宣传图片上形状新颖,造型可爱的葫芦8字型西瓜吸引了不少的眼球。
“葫芦型8字型礼品瓜西瓜是取福禄之意,一个大的能卖到七八十块钱。”大老远从广西桂林来参展的廖发永说。
“葫芦型西瓜的专利是我2006年发明的,这是去年我们地里的西瓜。”他打开相机指着里面的照片说。“我们去年也试着推向市场,但没敢大面积推广,我想走高品质路线,需要规模种植,所以来这里想寻找一些合作伙伴。这个形状的礼品西瓜象征财富,而且生产工艺不复杂,生产成本也低,方型西瓜的技术是套模具,模具需要成本,而且,模具固定了西瓜的大小,我们的葫芦8字型西瓜是利用技术把西瓜中间扎上,然后就能长出葫芦形,西瓜可大可小,这些都是优势。”廖发永在推销着他的葫芦8字型西瓜。
大棚不再为收放保温帘子而烦恼
“这是我2007年的专利——气囊充气式大棚,这种大棚的好处在于,重量轻、保温性能好,造价低。原理是利用空气做保温层,有个主管把空气吹进来,两层空气膜之间有三四十公分,这样就行成了保温层。在大棚顶部都有间隔排布的条形气囊,条形气囊上有保温膜,这个保温膜与棚顶的保温膜构成了一个气体附加保温层。”
廖发永的发明好在哪里?他解释道:“普通大棚种植上,一般为了保温,温度低的时候,农民会盖上草帘,当自然温高的时候,要把草帘子卷起来。这样每天都要收放帘子好几次,面积大的大棚每天收盖草帘子就需要一两个小时。有了这个气囊充气式大棚,达到了保温的效果就不用每天浪费时间去收放帘子了。而且,一般大棚都有大、中、小三个棚,农民在最小的棚里操作,我们把这个小棚省掉了,农民操作的空间更大,更方便。” 廖发永想通过农高会把专利转化成技术成果在全国推广开来。“已经有好几家企业来洽谈过了,达成了初步合作的意向,回去要进一步探讨。” 廖发永说。
“植物生长箱,按下菜单,植物就能长出来!”
在农高会的展览馆里,一个像冰箱一样的东西,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只见这个“冰箱”柜门敞开着,里面却放了几盆花,周围是彩色的光照着,这是什么东西?记者怀着好奇的心走了过去。
负责这个产品的湖北孝感捷能特种光源照明器具有限公司技术工程师潘理斌介绍说:“这是今年研制出来的植物生长箱。这里包含两个专利,前不久刚被专家鉴定过,技术水平属于国内一流,国际先进。这个植物生长箱主要用于人造生长环境下的植物生长和对组苗、种苗的培育,能够人为地控制植物生长季节,彻底缩短植物生长时间。
“这个机器是电脑式的菜单操作,非常先进。你看,生长箱顶部这个肥料箱,是放水、肥的,如果你家想种绿色蔬菜,只要把水、肥按照品种的说明放进容器,然后按下菜单,就不用管了,生长箱会按照电子菜单对肥、光照、湿度进行配置,你就可以放心地等着菜长出来了!”
>>农民篇
农民的节日
早就听说农高会是农民的盛会,亲身感受后才知道确实如此。10月5日一早,准备进展馆的农民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进馆以后,他们一边看、一边问、一边记录。“这个辣椒亩产多少?”“这个南瓜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套袋苹果和不套袋子苹果有啥区别?”农民们不仅买种子、买有机肥、买小型农用工具,他们手里还收集了各种自己觉得有用的资料,有时候还互相交流一下:“我今年想种点这个玉米试一下。”“我看成,收成好的话,咱明年多买点。”
场馆外是专家咨询处,每个专家都被一些农民包围着。专家们顾不上回到屋里吃饭,就地买个盒饭,热情地为农民解答问题。
10月5日上午,陕西渭南一农民在农高会上买了一个施肥器:“110元,我看不错,回去以后用,农民得跟形势,跟不上形势可不行啊!”
农民不仅对先进的种子、化肥、科学技术感兴趣,更对中外农民同台演讲活动充满了热情。10月6日,中外农民创业论坛在杨凌区政务大厦举行农高会期间的第2场演讲。几百人的会议室,挤满了前来听讲的农民,没挤到座位的干脆就坐到地上。有技术的农民怀揣着梦想,他们希望将来有一天也能站在这个演讲台上和外国人一起交流。
在农高会期间,10月6日-8日,农业实用技术讲座如期举行,新农村建设、果树、蔬菜、畜牧等18场技术讲座更是座无虚席,充分满足了农民们对技术的渴望。有的人年年来听,一场都不错过,这对他们来说,农高会确实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这么多专家,这么精彩的讲座,让他们受益匪浅。正如一参观者所言:来杨凌农高会的农民素质高,他们更懂得科学技术在种植、养殖方面能发挥多大的力量。
10月5日-9日,农高会接待了近百万农民。确实,农高会不同于一般的农产品交易会,这不仅是农业高科技成果展示会,更是农民自己的盛会!
>>记者手记
逛农高会 感受现代农业
陕西杨凌是我国农耕文明发祥地后稷故里,也是我国的农业高科技产业示范区。
11月4日上午,十五届农高会还没正式开始,杨凌已经是热闹非凡,参展商四面八方云集,开始进馆积极布展;各大媒体记者签到,新闻中心挤满了报道的记者。中午的中国以色列农业合作周新闻发布会一结束,新闻中心的50台电脑就立刻被抢一空。11月5日早上,展览馆外彩旗飘飘、锣鼓齐鸣,在农高会开馆之前,等待进馆的队伍已经弯弯曲曲地排起了长龙,A、B、C三个馆外都围着无数的农民,农民都来赶高科技农业的大集,享受高科技农业的大餐。
A馆是高科技展馆,走进场馆便能感受到现代农业的气息,农业高科技产品一一映入眼帘。节能、环保、生态农业字眼比比皆是。
“航天南瓜,192斤!快来拍个照!”很多人经过这个大南瓜都要与它合个影,甘肃天水绿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航天产品的展示台前同样拥挤满了人,农民纷纷买种子要回去试种。除了南瓜,还有航天辣椒、航天豇豆等产品同样吸引了大批农民前来购买种子。 `
能够提炼生物柴油的文冠果和黄连木也成了农高会的焦点。“文冠果已经被列为北方最重要的生物柴油树种,2.5吨黄连木种子可生产1吨生物柴油,‘十一五’期间国家要发展300万亩能源林,到2020年要发展能源林2亿亩,这两种树木的发展前景非常好。”陕西杨凌金山农业科学有限责任公司的有关人员介绍道。
“太空搭载面粉引领全球纯天然远基因物种,绿色食品A级标准”,这是陕西航天血麦食品有限公司的宣传语。“我们来农高会就是要宣传和展示远基因食品,农民每年都种植同样的小麦,时间久了就成近亲基因了,对身体不好,而我们的远基因小麦,是育种专家经过十几年培育,应用科学的诱变基因杂交育种,太空升级、微重力、磁应力等综合因素作用下形成的有益远基因变异,含微量元素多,铁、锌、硒的含量高,18种氨基酸总和含量大大高于其他小麦……”相关人员介绍的远基因小麦让农高会的高科技队伍里多了一个成员。
B 馆的现代农业也丝毫不逊色。“哇,这些辣椒好大!”人们把展台围得水泄不通,“这是雄霸天下,单个果重达180克,一般果长25-33厘米!”安徽萧县联丰种业公司把盆装的辣椒摆到了展台,顷刻就吸引了大批参观者。前来询问、买种子的农民越聚越多,场面特别火爆。公司人员介绍,所有辣椒的品种都是国外引进改良以后适合在我国生长的,公司不仅有有辣椒繁育基地,还研制出了40多个适应全国各地气候的优良品种。看到大大的辣椒,我无法不为高科技的农业叫好。
农高会逛完一圈以后不由得感叹:想知道什么是现代农业,就来杨凌,想体会现代农业,就来杨凌农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