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1月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湖南:新棉收购形势严峻


  本报讯   近日湖南省棉花协会紧急召集全省主要纺织企业、棉花企业、种棉大户在长沙召开了2008年度新棉收购形势分析座谈会。与会人员普遍认为,今年企业普遍存在棉花收购价格大幅下滑,收购企业亏损严重,纺织企业产品积压销售不畅等情况。会议分析认为,这种严峻局面仍可能进一步加剧。

  ——棉农种植成本上升,售棉已处于亏本境地。据棉农反映,今年棉农的生产成本上升幅度较大,涨幅达520元/亩左右,其中化肥增加125元,农药增加35万元,农膜增加15元,农机增加15元,劳动力成本增加330元,折合每斤籽棉增加成本0.6元。排除减产因素,目前农民期望籽棉收购价格在3.0—3.2元/斤左右,低于2.6元/斤则无利可图。而当前棉花价格跌势依旧,11月4日棉花期货交易价、电子撮合市场价两天连续“双双跌停”,按11月4日撮合市场价二级棉11600元/吨计算,折合籽棉收购价仅2.2元/斤左右,大大低于棉农的心理预期,棉农已处于亏本售棉的境地,有的农民对地里成熟的棉花也无心采收了。

  ——棉花企业收购越多亏本越大,目前大部分收购企业以观望为主。由于棉花价格已处于螺旋式的下降通道中,棉花收购延续前期购销倒挂局面,收棉越多,亏本越大。特别是今年湖南省由于受天气影响,减产降级已成定局,90%以上的棉花以四、五级为主,而四级棉纺织企业接受价格为11000元/吨,按当前棉农对籽棉的接受价2.5元/斤计算,折合皮棉11500元/吨(不含保管费、运输费、利息等),平均每吨皮棉至少亏损500元以上。目前,除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银华棉麻产业集团股份公司在坚持敞开收购外,其余大部分收购企业以观望为主。至11月4日止,银华集团公司已收购皮棉8000吨,由于销售市场几乎停滞,棉花囤积在家已形成较大亏损,是否继续坚持收购,公司争论很大。

  ——纺织企业运行效率越来越差,对棉价承受能力越来越有限。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纺织品出口遭遇消费紧缩、产品销售不畅;销售产品结汇额降低及货款拖欠严重;库存产品因国际国内棉价下跌不断贬值,纺织生产已陷入困局。目前纺织企业可以接受的皮棉送达价仅为11000—11500元/吨,折扣籽棉价格仅为2.20—2.30元/斤。

  会议各方认为,新棉花年度里,全球经济低迷,形势日益恶化,纺织品和服装销售量的萎缩不可避免。从棉花市场看,全球棉花连续三年丰收,库存居高不下;从纺织企业看,中国、印度等主要纺织品生产国因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生产成本上升、美元贬值和资金紧张等一系列问题,成品库存积压严重,尤其是中国国内棉价持续回落,并没有反转的迹象,新棉上市压力和纺织业不振对棉花行情将构成沉重压力;从市场走势看,近期国际商品市场依然偏空,且有加速回落的趋势,商品期货大幅下跌的势头难以抵挡,在此环境下,预计棉花将继续尾随外围市场,呈现回落态势,且难以见底。

  会议认为,市场需要一种稳定剂,希望政府出台救市政策以托住棉价底部、稳定整个产业链。国家已经出台增加100万吨棉花储备政策,并且将在湖南收储1.5万吨左右,但这次还远不能达到稳定省内市场目的。与会人员建议尽快恢复建立省级储备棉制度,以保证湖南省棉花产业在竞争中健康稳定发展,防止棉花生产大起大落。同时对大型龙头企业收购棉花实行贴息,以降低成本,最大限度保证收购价格水平,保护棉农利益。(湘棉协)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