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1月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一位信合人的30年
——记山西省介休市信用联社理事长张爱锁
张占果

  1974年-2008年,这之间,划过的,是34个别样春秋;这之间,印刻的,是一位信合人34载的兢兢业业。回首这30余年的工作生涯,浮现在张爱锁脑海中的,有干事创业的激情,也有随波逐流的任情,有二次创业的雄情,也有固本守业的豪情。

  1974年-1984年:十年成长

  1974年,参加工作的张爱锁在山西省昔阳县的一个山区小社作会计员。当时的信用社服务范围涵盖17个生产队、三个社办企业,全公社7500人。信用社各项存款9万元,全公社集体贷款16万元,个人贷款5600元,最大一户为140元,全年盈余700元。1984年,国务院关于农信社改革的文件下发,农信社开始步入改革的轨道。1984年12月,昔阳县联社成立,张爱锁被推选为县信用联社副主任,从此走上了县级信用社领导班子的岗位。

  1984年-2008年:二十年历练

  这20年是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逐步理顺、经营机制逐步规范、资金实力逐步壮大的20年,也是张爱锁在各领导岗位磨练的20年。

  从联社副主任到主任、理事长,从山区的昔阳到平原的介休,张爱锁历经了农信社的数次改革,见证了农村信用社每一步的发展壮大。同时,他自己也在逐步走向成熟,形成了自己的工作风格和领导艺术,工作成绩得到了各级领导部门的认可,获得了许多的荣誉。但张爱锁将这一切归功于祖国的改革开放、归功于领导的帮助支持、归功于信合员工的共同努力。

  再回首:思索与经验的凝结

  人生能有几个30年?30年的信合工作让张爱锁深感自豪,在把青春奉献给信合事业的同时,他收获的是对事业和人生的思索。

  信用社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各级党政部门的关怀和支持。农村信用社立足社区、服务三农的本性决定了它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政府及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因此,信用社首先必须正确处理好与当地党政部门的关系,经常性向当地党政领导汇报,以取得关心、理解和支持。有了党政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信用社才能在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发展壮大,各项工作才能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信用社的由弱到强离不开改革开放强有力的推动。30年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带来了我国政治、经济、生活等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尤其是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不断富裕。作为国家金融体系的一部分,农信社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由弱到强,资金实力不断增强,经营效益不断提高。这些都是在国家改革开放、繁荣昌盛的基础上实现的。经济强则金融兴,金融活则经济荣。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民自己的银行”,见证了中国农业发展、农村变革、城乡人民致富的历史进程,共享了改革开放30周年的发展成果,没有改革开放,也就没有农村信用社的今天。

  信用社的健康稳定发展必须有准确的市场定位和严格的制度保障。农村信用社要确保持续发展、稳健经营必须准确把握市场定位,这是其在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中增强竞争实力的基础,农信社的办社宗旨、自身特征、自身条件,以及经营环境等因素决定了其市场定位就是服务“三农”。农信社的发展历程充分证明,只有在农村这块广阔的舞台上,农信社才能真正发挥自身优势,才能在支持三农发展中得到壮大。

  “人生弹指一挥间,不过匆匆数十年,许多人在历史的长河中没有留下什么,我庆幸自己能在信用社工作30年,能为信用社的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如果有人说昔阳县、介休市信用社的今天有我的一点功劳,那我的人生也就无怨无悔了……”

  这,就是一个信合人,一个以心血倾注信合发展30载的信合人——山西省介休市信用联社理事长,张爱锁。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