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1月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春雨润舟任驰骋
——山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各项存款突破2000亿元工作纪实
□ 张占果 王振宇 白文新

图为庆祝山西省农村信用社存款突破2000亿元宣传活动启动仪式现场。

  编者按:日前,山西省信合系统各项存款突破2000亿元,各项存款余额2112.2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1261.89亿元,在全省银行业机构稳居榜首,支农贷款总额占全省银行业机构涉农贷款总额的98%以上,经营效益创下60多年来的新高。挂牌成立于2005年8月的山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不负历史重托,肩扛时代重任,三年迈出三大步,年年都上新台阶。他们用满腔热血浇铸崇高的信合形象,用全部赤诚展示了崭新的信合风貌。特别是今年以来,省联社开展的以“求和谐、树形象、创佳绩”竞赛活动为牵引,迎难而上,锐意进取,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和进步。

  金风送爽笑看累累硕果满枝头,秋雁南归喜闻信合之花格外香。10月18日,山西省太原市工人文化宫,人山人海,锣鼓喧天,巨形彩虹门上镶嵌的“庆祝山西省农村信用社存款突破2000亿元”条幅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当山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高建民按下“庆祝山西省农村信用社存款突破2000亿元宣传活动启动仪式”的按钮时,整个广场一片沸腾,2000响礼炮齐鸣,2000只和平鸽向着蓝天自由飞翔,震天的威风锣鼓此起彼伏……

  片帆一路带风疾

  顺应发展大势,快速稳妥推进各项改革。截至2008年9月底,该省110个县级联社中,90个县级联社获准筹建统一法人社,其中59家已正式挂牌开业,两级法人的换届工作圆满结束;组建农村合作银行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摸索了路子、取得了经验,河津农村合作银行已经正式挂牌开业;84个县级联社成功兑付专项央行票据40.69亿元,有效化解了历史包袱。全部县级联社都搭建起了现代金融企业的组织管理框架,初步形成了权责明确、运作规范、制约有效的经营机制。

  存款的增长速度表明一个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及发展潜力,站在存款2000亿元的高点,让我们回顾和领略山西省农村信社存款余额的强劲增长速度:1945年,山西省首家农村信用社在屯留县诞生;1978年,52亿;2000年,458亿;2004年,1004亿;2007年3月,1536亿;2008年7月,2058亿。这是一组跳跃式变化的数据,也正是山西省农村信用社从小到大、由慢变快的跨越式发展道路的精彩诠释。

  从建社伊始到新世纪之初,用了足足50年的时间,各项存款458亿元;从458个亿到突破1000亿元大关,又用了5年的时间;从1000亿到1500亿,只用了27个月的时间;仅仅16个月之后,又成功突破2000亿元大关。一路艰辛,一路凯歌,山西信合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2000亿元,是胜于雄辩的有力见证,农信社作为山西省最大的地方性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服务农民、服务百姓、服务全省经济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不可替代,无愧于“地方金融主力军”的称号,是首家存款突破2000亿大关的地方性金融机构。2000亿元的存款既是全省广大农民的信任,又是各级党政大力支持的结果,既是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取得的业绩,又是支持“三农”发展取得的累累硕果……

  掘源疏渠为竞渡

  山西信合在不断地掘源疏渠,疏通的不仅仅是禁锢思想的渠,更是一道改革开放的江河;掘出的不仅仅是驱穷致富汗水,更是现代科学的琼浆。在着眼支持服务“新农村和新山西建设”的热潮中,他们永远不会忘记自己的职责——倾心服务“三农”,截至2008年9月底,该省农信社累计发放支农贷款878.47亿元,支持农副产品加工转化企业和有效带动农民增收的企业2823个,支持农户328.28万户,带动近30余万农民就业、40余万农户发展新的产业,涉农贷款总额占全省银行业机构的98%以上。

  “农信社是为‘三农’发展服务的地方性金融机构,当其它金融机构纷纷从农村撤离时,信用社始终不离不弃,主动承担起服务‘三农’的重任。”山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书记、理事长王亚饱含深情地对记者说,“信合之舟已经启航,就要高高地扬帆!”

  正是由于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和“普惠”金融服务的理念,农信社注定要比其它金融机构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让广大农民享有优质的金融服务是农信社始终追求的目标。截至2007年底,全省农信社共有各类机构3021个,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遍布城乡的金融服务网络,27031名信合员工为广大城乡居民、农民、个体工商户和企业客户提供存贷款、结算等优质的金融服务。由此也奠定了农信社存款的基础,截至2008年9月末,全省农信社存款余额达到2112.76亿元,其中储蓄存款达到1630.12亿元,占各项存款的77.16%。

  近年来,国家实行退耕还林、地质灾害补助、水库移民等惠农政策,这些补贴按照国家的要求,必须兑现到每个农户手中,由于金额小、笔数多,工作量相当大,而且不能出现问题,各级农信社以国家大局为重,克服各种困难,承担起了这项责任重大而且繁重的任务,大多数农信社因办理这类业务,大大加大了存折费用支出,核算下来,不能保本。然而为了让党的惠农政策送到农民手中,全省农信社积极、主动地办理这些业务,付出了辛苦的劳动,也得到了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民的高度称赞。

  神池县贺职乡岭后村吴润花,拿着存折从信用社领到了国家粮食直补款8935元,高兴地说:“有了红本本就是好,钱直接就存到存折上,俺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党和国家的温暖。”神池县农村信用社想群众之所想、思群众之所盼、急群众之所急,加班加点、连续作战,采取了“专人负责、小组进村、多点发放、资金入户”的办法,将直补款、退耕还林资金直接发放到农民手中,3年来累计发放国家补贴资金5500万元,把粮食直补工作打造成党和政府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春雨润舟任驰骋

  “金融业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服务的竞争。”王亚说。为此,全省农信社把做好、做优服务作为塑造自身形象的有效途径常抓不懈,服务由“农信社经营什么就推销什么”向“农户需要什么就开发什么”转变;由“坐等客户上门”向“主动贴身式营销”转变;由“单纯注重服务质量”向“注重服务质量与效益”转变。

  特别是山西省农村信用联社开展“求和谐、树形象、创佳绩”活动以来,全省农信社开展了文明规范服务示范单位创建活动,采取加强组织、树立典型、狠抓落实等一系列举措,塑造信用社依法规范经营、文明规范服务的良好社会形象。全省农信社通过优质金融服务赢得了存款、赢得了市场,打造了“山西信合”的金字招牌。

  宁武联社通过召开银企座谈会等形式,逐步将涉农资金、财政性资金等归口农信社,6个月增加存款26215万元,其中活期存款增加16979万元,上半年全市存款考核名列第一。运城市联社设立了行风监督中心,开通监督专线,由专人负责,24小时随时接听受理,并向社会进行公告,欢迎各界人士监督举报。与此同时,公开招聘65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各个行业、部门退居二线的老领导和退休干部作为行风监督员,对全市农信社的经营、管理、服务等进行全面监督。

  借得东风鼓满帆

  山西省农信社与时俱进,以科技推动存款。在临汾提起银行卡,人们都知道临汾市农信社的金字招牌——天河卡。它真正实现了“通过天河银联卡,信用帮您走天下”的目标,目前“天河卡”可在美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等24个国家和国内的ATM机或POS机上使用,还可在贵州、山东、湖南、江苏、福建等12个省的农信社柜台办理业务。依托“天河卡”这一载体临汾市农信社还开发了“农户通”、“商户通”、“白领通”等新产品,进一步满足了广大客户的需求。

  运城市农村信用联社,在全市范围内开通了“关帝”银联卡,截至2008年6月末,发卡总量达61.4万张,储存金额7.4亿元,同时积极开发以“关帝”银联卡为依托的代收代付、ATM联网系列、商务POS终端等新产品,促进存款增长。

  近年来,全省农信社加大了科技的投入力度,全力以赴建设适应现代金融发展的畅通高效的结算体系。为了克服通存通兑中由于网点多、分布散的困难,全省农信社以市为单位建立了储蓄通存通兑网络。给广大百姓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使农民享受到与城里人一样的高科技金融服务。

  “手拿红折子,想到哪儿取钱都方便,俺农民也享受了高科技。”临县的王群芳老人见人就夸信用社的服务好。今年8月为了给儿子操办婚事,她一趟一趟地进县城置办东西,以前还需要随身携带大量的现金,如今只需要带上存折到县城取钱买东西,方便又安全。这是吕梁市联社今年开通的储蓄一本通,实行通存通取给农民带来的实惠。

  船坚方能破巨浪

  2008年8月2日,在山西省农信社年中工作会议上,古交市、大同南郊区、阳泉郊区、武乡县联社等11家联社代表分别从省联社领导手中接过了“组织存款流动红旗”,表彰他们在组织资金中做出的突出业绩。这是省联社加强存款管理采取的一个重要措施。

  近年来,省联社强化对存款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加强对存款的管理,通过文件指导、会议推动,引导全省农信社开展“三送下乡”、扶贫救困等社会公益活动,提高了信用社的社会知名度;通过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发扬“背包银行”的优良传统,提高服务水平;通过开办代发工资、代收税费、代理保险等中间业务,拓展服务功能;特别是今年,自省联社开展“求和谐、树形象、创佳绩”活动以来,全省农信社加大公关力度,狠抓形象宣传,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支持城乡经济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吕梁市联社积极开展筹资机制创新活动,采取“以市场份额为主、绝对增长额为辅”的存款考核办法,避免了存款增长中“小进即满”的消极思想,注重对存款市场份额的争夺,使增存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 2008年才过了短短的8个月,全市净增存款额就已达70亿元,是上世纪全市农信社存款总额的2倍之多,成为全市首家存款突破200亿元的金融机构,市场份额占到30.6%,稳座全市存款第一位置。

  “得之在俄顷,积之在平日”。山西信合存款余额能从1978年的52亿元提升至2008年9月的2112亿元,源于他们的实践经验积累,他们服务于经济建设的业绩众人有目共睹。全省农信社各项存款突破2000亿元,这使得山西信合卓然立于三晋大地,这将是山西省农信社乘势而上的一个崭新起点。全省农信社将满载梦想与希望,向着新的航向疾驰、飞跃。

  (张占果  摄影)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