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1月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从国储提价收豆看未来国家大豆政策取向


  最近以来,一则国储提价收豆的政策消息给原本深陷“跌停门”的豆类产品带来了一丝暖意,大豆期货价格不但在3150位置获得了支撑,并有望获得新生。目前国内大豆市场整体有所活跃,油厂收购价格相继上调,但是由于现货价格仍然低于心理预期价位,豆农惜售心理依然较重。本文从当前国储提价收豆政策,传导至期货价格升高,期现价差缩小;而农民的惜售心理,根源于自身大豆种植成本逐年上涨;提价收储,只是国家惠农政策的一部分,但是,为了保证大豆产业链和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还需要国家出台后续政策。

  国家提价收储大豆期现价差逐渐缩小

  10月17日,发改委宣布国家将按3700元每吨价格收购中央储备大豆,28日,国家大豆收储计划公布。方案规定,中储粮在东北三省、内蒙古收购150万吨大豆作为中央储备,此次大豆收购计划将执行至2009年2月底。此次收购入库的大豆为2008年国内生产新大豆,要求符合国标三等及以上的质量标准,收购价为每市斤1.85元(3700元/吨)。此次中央储备大豆的收购计划为150万吨,将由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下属有关分公司在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收购,其中内蒙古23万吨、辽宁6万吨、吉林21万吨、黑龙江100万吨。

  3700元每吨的收购价格,给大商所近月大豆合约带来了支撑,而此前宣布消息并未给大豆期价走势带来实质利好,但是此番中储粮介入收购,使得市场对于大豆0901合约价格有了较强支撑,相比上周五收盘的3413点,大豆0901合约至周二收盘时上涨了208点,收于3621点,涨幅达6.1%,这使得期现价格逐渐缩小,在使得现货价格坚挺的同时,扩大了大豆期货价格的涨幅。

  种植成本高居不下加大农民惜售心理

  2008年我国农民大豆种植成本大幅增长。今年年初在南方暴雪灾害的同时,东北遭到了50年一遇的干旱,但是由于干旱发生在播种之前,播种之后天气情况良好,降水充足,7月份生长季节黑龙江气温较往年偏高。

  种植成本方面,化肥价格上涨幅度比较大,二胺价格由2400元/吨上涨到5000元以上;硫酸铵由2000元/吨上涨至超过4000元;氧化钾由1800元/吨上涨至3600元/吨。柴油方面,大豆种植的机械化程度逐年,去年黑龙江农用柴油的价格为4000元/吨左右,而今年在发改委尚未提价之前,黑龙江的农用柴油价格已经上涨到6600元/吨。人工成本和种植成本方面出现大幅增长。黑龙江的大豆综合种植成本由180元/亩上涨至266元/亩,旱田租地价格由200元/亩上涨达到了260元/亩。至此,将租地成本和所有种植成本综合计算,08年黑龙江大豆的成本价也约在3700元/吨,比07年上涨了约23%。所以,目前东北农民心理预期大豆售价在3800-4000元每吨也就不足为奇了。当前国家虽然以3700元每吨的价格收储大豆,但是,较农民的心理价格依然有一定差距,但是比之前新豆上市之初的1.58-1.65元每斤的价格依然要高出不少,农民惜售心理可以充分理解。 (据中华油脂网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