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3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当金融风暴袭来
——金融危机对我国纺织行业的影响

  因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美国、日本经济开始出现衰退,我国并不能独善其身。受全球消费者购买需求锐减影响,中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已感受到刻骨寒意。点击我国纺织行业,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

  悔单:今年很多外贸出口企业遇到“悔单”的情况。据统计,今年悔单数量已经占到了订单总量的5%-8%。

  坏账:商务部研究院曾经作过估算,中国企业被拖欠的海外商账已超过1000亿美元,并且正在以每年150亿美元的速度增加。而这一估算还是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前作出的。商务部研究院的另一项抽样调查显示,我国外贸坏账率约为5%。

  出口转内销:在出口受阻后,众多出口企业转向了国内市场,一时间,出口转内销将纺织内销市场的竞争推进了白热化阶段。

  参保出口信用保险:全球贸易中有12%到15%的出口贸易得到了信用保险的风险涵盖,中国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的比率只占一般贸易出口总额的5%左右。

  机会:欧美国家下单的方式开始改变,80%的工厂无法接到订单,但20%的工厂接到的订单比以往增加。


从困境中抓机会

吉言

  大洋彼岸的金融危机愈燃愈烈,其影响也已漂洋过海来到了我国,纺织行业首当其冲。

  从2007年下半年以来,外商爽约后悔单时有发生,坏账更是司空见惯,订单大量缩水和交货周期的改变都让出口企业茫然失措,绕大半个地球去讨债的辛酸只有纺织企业自己清楚。据统计,对美国出口的坏账率今年激增了2—3倍,这些坏账最终只能由中国企业来承担。前5个月对美国的出口总额为955亿美元,就按3.3%的坏账率计算,损失金额超过了30亿。

  从2007年以来,纺织行业利润开始直线下降,而且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以前完成一件成衣制造的工人的工资如果是5美元,现在则要8美元。如果说以前的优势是廉价的劳动力成本,现在这种优势已经消失殆尽。 

  无奈之下,出口转内销成了选择之一,然而当出口企业都一起拥向国内市场,足以见得又将国内市场的竞争推上白热化阶段。受内外双重危机影响,纺织行业迎来了“寒冬”,走进了最困难时期。

  这个“寒冬”有多长?企业都不知道。面对纺织行业的“寒冬”,国家出手送温暖,先后在7月31日和10月21日发出通知,将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提高2个百分点。目前,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为15%。同时,商务部自2009年1月1日起将不再实行输美纺织品出口数量及许可证管理和输欧纺织品出口许可证管理。这表明2009年纺织服装企业扩大对欧美市场出口有了完全的自主权限。

  仅依靠国家的扶持,自身不改变,企业就无法完成质的飞跃。

  提高产品附加值、优化出口结构、开拓内需市场等举措成为出口企业的出路,这也已经成为很多出口型纺织服装企业的共识。

  同时,有学者指出,目前纺织行业的困境恰恰是该行业进行产业升级的大好时机,与此同时,正有不少的企业在这轮大浪淘沙中获得好处。此时是纺织行业洗牌的最佳时机。

  对于大部分企业的困难或许是少数纺织企业的机遇。“通过自己设计面料、降低成本、提高议价能力,掌握话语权。”江苏金飞达服装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进飞意想不到的收获是,由于大量服装加工企业因遭遇“寒流”倒闭,一些国外客户转而找金飞达加工产品,订单数大幅增加。

  “国外客商采购的数量开始集中。”一经常“甩单”给小型加工厂的纺织工厂主管表示,欧美国家下单的方式开始改变,80%的工厂无法接到订单,但20%的工厂接到的订单比以往增加。

  收购美国的服装公司则是王进飞巧妙利用美国经济衰退的一大举措,金飞达在2007年6月通过全资子公司金飞达(毛里求斯)公司收购美国Lanco公司。


>>上游原料

缩短纺织面料交货周期

  经济衰退的阴影已经笼罩在美国、欧洲、日本等主要经济体上空。受全球消费者购买需求锐减影响,中国纺织服装出口型企业已感受到刻骨寒意。然而,迄今为止,金融危机对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所产生的全局影响还未完全显现。

  随着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以及消费心理的进一步侵蚀,外部市场的消化能力将逐步萎缩,世界经济格局也可能发生巨大变化,这都将使中国纺织面料出口面临更大的变数。

  “持币观望”导致订单缩水

  作为亚洲最有影响力的面辅料展会,10月20日开幕的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秋冬)博览会依然吸引着来自全球各地的采购商及专业人士。但部分参展企业却发现,与往届展会相比,现场直接表达下单意向的情况较少,欧美采购商大多持观望态度。

  兰州三毛纺织集团董事长阮英今年确切感受到订单减少的困境。“去年的单子,多得做不过来,只能挑好的做;今年单子少了很多。”刚从欧洲参展回来的阮英说,受金融危机影响,欧洲市场也相对冷淡,客商下单非常犹豫。阮英还说,美国市场占集团纺织品出口份额40%,现在只剩下长期合作的老客户,“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冲击相当大。”

  香港福田集团是全球最大圆筒针织面料制造商,其市场主要面向海外,占到85%-90%的比例。该集团产品开发经理于建明表示,由于今年大环境的各种问题,福田集团接单有所减少,国内单在上涨,国际单在下降,“美国比较安静。人们都在‘持币观望’。”

  刚刚闭幕的广交会上也传来消息,今年纺织服装企业订单减少几成定局。山东淄博兰雁集团的业务经理张猛说,兰雁是中国最大的牛仔面料及服装的生产企业,今年出口也遇到了很大问题,特别是美国市场整体萎缩,有一个美国大客户每年下500万米的订单,而今年只下了100万米。

  事实上,今年春季广交会上,纺织服装订单成交量就已呈现惨淡局面,此后,这一趋势愈演愈烈。业内人士分析,近两个月,美国金融危机正传导至主要发达国家,国际市场消费萎缩,直接导致国内纺织品服装订单迅速减少,呈现量价齐跌的格局。

  缩短交货周期的背后

  然而,订单大幅“缩水”还并非主要问题。“欧美市场失去的订单,可以从日韩和俄罗斯等新兴市场拿回来。”令阮英真正感到担忧的是,“现在,企业运作不按以前的行业周期走,这是目前最明显的问题。”

  原来,2008年以来,国际客商纷纷将以前的2个月交货周期,缩短至1个月。今年以来的人民币持续升值,国际客商为规避汇率风险,向企业提出缩短交货周期的要求。近两月,华尔街风暴的后续效应正在全球蔓延,国际金融形势更是令欧美采购商更不敢轻易下单,一旦下单,就是速战速决。实际上,这就是国际采购商不愿意承担风险,并将贸易风险转嫁给本土企业。

  阮英以实例来说明:假设一个客户发现了一个好的市场,忽然要5万米的订单,交货周期是一个月。面料企业需要先备好纱线这种半成品,但如果到时市场又不需要,或者这个订单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所有的风险都由企业来承担。这个单是接还还不接?

  “这种情况下,就看谁能拿钱出来,谁能承受得起。”阮英叹了口气说,这是企业实力的较量,说到底,也是资金实力的较量。他同时提醒业界,虽然越是形势严峻,越能显现出一些公司的抗风险能力,但如果市场失去了原有的运作规律,就是市场竞争开始恶化的表现。”

  台湾旭荣集团是Adidas、Nike等知名运动品牌的面料供应商。该集团执行董事黄冠华认为,目前在这种全球经济动荡的大环境下,企业间的竞争也取决于谁现在更有实力,“如果采购商挑选,肯定优先考虑资质好的企业。”黄冠华说,旭荣的产品60%-70%出口美国,尽管国际形势低迷,但今年订单总量还成长了20%,产值有望达到30-35亿元,“这是旭荣集团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李 纷)


>>下游产品

  ♦ 影响

山东聊城:订单渐少 弃货增多

  唉!美国金融危机了,全球也“危机”了!那么,国外“危机”,山东聊城的外贸出口是否受到影响?

  吴勇,是聊城城区一家进出口公司的总经理,公司成立于1999年,至今已近十个年头了。吴勇说:“我们是综合性外贸企业,以出口机电产品为主,还有轻工产品、农产品、纺织品等,客户遍布全球,但主要是东南亚、欧洲等。”公司业绩最好的年份,进出口额能占到整个聊城的5%。

  “现在千分之一也占不到了。”吴勇感慨道,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聊城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

  金融危机爆发后也影响到吴勇的公司,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订单少了,二是到货后,买家不提货了。

  “公司对欧美出口不多,如今订单更少了,其他国家的订单也有下降趋势。”吴勇说。

  而刚刚发生的新情况是,买家虽然支付了30%的货款,但货物到岸后他们却放弃提货。这样的事情,吴勇的公司最近连续遇到了三次。

  吴勇说:“提货就要支付尾款,但不提货就放弃了首付款,买家也是在权衡利弊后作出的选择,可见他们的经营状况已经很糟糕了。” 

  在这种情况下,吴勇一般首先采取说服买家提货,或者是就近临时找买家,当然价格会低一些。但如果货物再运回来,首付款或许还不能抵付运费。就算能够支付运费,大批货物运回来也愁销路。

  目前,吴勇只好要求买家在发货前支付尾款,这样一来,生意自然不如以前了。

  (孙克峰)

 

广东汕头产品订单萎缩

  2008年10月22日,广东汕头市潮阳区谷饶镇,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一天依然要工作11个小时,工厂门口摆着招工的牌子。街道两侧随处可见各式风姿绰约的女式内衣广告,街边密布各类为內衣生产配套的花边、拉链、布料、纺织机械门市部。这里赶制的内衣,被销往世界各地。

  然而,貌似繁华的景象并不能掩盖漂浮于行业上方的阴云。

  寒流同样吹到了汕头谷饶镇。熟悉当地企业的谷饶镇工商所所长张进文说,不排除某些企业经营情况较好,但是总体上,企业的订单在不断萎缩。“一个小作坊,一年的利润也就十多万,一些作坊接不到单子都停工了,我两个同事家里的工厂,前几天就停了。”

  实际不止是在汕头,佛山市外贸局办公室主任李建伟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今年上半年佛山地区的纺织服装出口表现还比较好,虽有下降但情况并不严重。7月份以后,情况开始出现不好的苗头。”李建伟说。

  国际金融危机的恶化导致了欧美等传统消费市场消费能力不足,由于订单不足,以及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等因素,今年以来佛山很多10台机组以下的小企业已经主动歇业,停产、转产。

  佛山纺织行业协会秘书长吴浩亮介绍,规模稍大的企业仍在维持经营,但是出现亏损的企业已经不少,亏损比较大的企业也有一些。但是由于害怕影响信贷,很多企业并不愿意对外声张。而且由于以前年度企业也有些盈余积累,因此今年绝大多数的企业继续支撑下去应该没有问题。

  (广元

 

浙江绍兴出口纺服坏账逐渐增多

  出口坏账是出口企业的噩梦。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出口企业遭遇这种噩梦,其导火索是2007年下半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更加剧了美国银行倒闭潮,浙江绍兴县出口纺织企业对外贸易中出现坏账的风险也增加。

  涉美报损案占第一位

  “从年初开始,我们明显感到工作量大起来了。”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浙江分公司绍兴办事处主任周翔介绍,今年以来绍兴出口企业向他们报损的案件数量剧增,特别是涉美案和金额超100万美元以上的大案显著增多。

  据统计,今年1月-8月,中信保绍兴办事处受理报损案件14笔,金额263万美元,其中涉美报损案件5笔,金额54.4万美元。按国家分,涉美报损案件数量及金额均居首位。

  今年年初,美国一家大型服装企业破产,造成柯桥一家纺织贸易出口企业24.39万美元货款无法收回,同时,因货物进入保税区后已被加工成服装,连货物也难以收回,真的是钱货两空。在外贸领域中信用度一直较好的美国客商现在也掉“链子”,这让许多企业意想不到。周翔分析说,在次贷危机中受损最大的美国银行业为了减亏不顾一切地收缩贷款规模,结果导致企业流动资金吃紧,无法及时支付货款,甚至因现金流断裂而破产。

  美国还是全球转口贸易的最大国之一,而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已波及到欧盟、日本等多个经济体。因此,出口坏账剧增的情况还不仅仅发生在单纯的对美出口领域。中信保浙江分公司今年1月-8月共受理了报损金额3.3亿美元,同比增长132.5%,其中涉美报损金额1.19亿美元,同比增长223.6%,涉欧盟报损9624万美元,同比增长195.8%。

  出口坏账杀伤力不可小觑

  俞芳是绍兴县恒润纺织品有限公司外贸经理,“出口信用风险离我们并不远,就在我们身边。”俞芳说,前不久,她一位朋友因遇到美国买家申请破产,结果500多万元货款打了“水漂”,公司元气大伤。

  “家丑不可外扬”,面对出口坏账,出口企业一般都不声张,默默承受。据业内人士介绍,企业之所以采取这一态度,不但是因为害怕影响声誉,更害怕影响上下游企业以及银行对它的信心。

  商务部研究院曾估算,中国企业被拖欠的海外商账已超过1000亿美元,并且正在以每年150亿美元的速度增加。而这一估算还是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前作出的。商务部研究院的另一项抽样调查显示,我国外贸坏账率约为5%。

  (柘 兴

 

江苏苏州企业走不出去

  “美国次贷危机之前,我们一个礼拜3个集装箱,现在3个月一个集装箱。”江苏吴江市三羊植绒厂厂长陈志明忍不住抱怨。

  三羊植绒厂位于号称中国丝绸之都的盛泽,次贷危机开始之后,盛泽的纺织行业压力越来越大。从今年4月开始,因为出口需求锐减,三羊植绒厂只能转内销。

  “长三角纺织厂原本是七成出口,现在颠倒过来了,变成三成出口,六七成内销。”多位业内人士一致认为。

  次贷危机之下,长三角纺织业面临艰难的生存现状和选择。

  走不出去

  10月22日下午1点,江苏常熟招商城里连绵不断的服装商厦,像山谷一样把来往的车流围拢在中间。

  走访的几个地方中,从产业分布上来看,盛泽主攻原材料,新港镇东张负责下游的服装制作,常熟招商城是江苏服装制成品的主要出口。外地客商来常熟采购,主要集中在常熟招商城。而常熟招商城是江苏服装行业晴雨表。

  10月正是服装换季的季节,是服装行业惯例的旺季。“照往年,来服装城的装货车到晚上七八点还连续不断进来,现在到了下午2点就看不到几辆了。”

  “今年老外怎么好像走光了?”在服装城的一位老板表现得很疑惑。

  章化纺织有限公司的一位人士说,他们原本靠代理出口,但是今年4月开始,代理商发来的出口订单剧降到零。

  今年以来,江苏出口“大户”苏州出口增幅大幅下滑。去年1月-3月,苏州出口增幅达到34.8%。今年前3个月,苏州出口增幅降到11.9%,苏州出口增幅名列全省倒数第一。

  内销亦不景气

  由于次贷危机等因素的影响,出口转内销已经成为长三角纺织业的共同选择。对于广大纺企来说,内销同样不好做。

  内销和出口不同,一般情况下,客户订购一批商品,交付10%-30%的定金就可以让纺织厂启动生产。由于国内全行业不景气,原本3到4个月结账,现在客户普遍要拖到半年。这就给企业带来很大风险。

  原本是原材料上涨让企业不堪重负,现在因为账期太长,纺企反倒希望原料价格不要跌。按照惯例,企业一般都有半个月到一个月的库存,原材料价格一跌,顾客就要求已经订购的产品降价,生产商只能往里贴钱。

  不仅如此,企业主普遍抱怨,“‘三把刀子,一根绳子’逼死小企业”。这三把刀子是:能源原材料大幅上涨;劳动力成本激增;人民币升值。一根绳子代表银行贷款紧缩,不断加息。

  调查了解到,目前在盛泽,纺企普遍选择停工或者少开工,业主逃跑的也比比皆是。因为行业不景气,纺织机抛售严重。一台旧机器原本买过来4万-5万,现在当废品卖,去年1.3万、年初1万、现在5000元了。

  内忧外患下,纺企的生存更趋艰难。  

   (郑 盎)

 

  ♦ 对策

参保出口信用保险

  全球贸易中有12%到15%的出口贸易得到了信用保险的风险涵盖,中国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的比率只占一般贸易出口总额的5%左右,而绍兴县却不到1.5%。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浙江分公司绍兴办事处主任周翔说:“但随着索赔额的大幅增加,更多出口纺织企业的投保意识已被唤醒。”

  周翔认为,出口信用保险是给企业降低外贸风险的一项业务,但不是保证企业盈利的法宝。外贸企业投保后,应逐步学会如何去规避每一项外贸风险,在企业内部形成一套规范、统一的外贸流程。

  有业内人士表示,由于没有有效的国际仲裁制衡,导致各种失信行为所带来的高外贸坏账率。因此,出口企业不但要对境外企业进行充分的信用状况调查,采用安全迅速的结汇方式,还要积极提取坏账准备金,减少企业收汇风险。

  “现在还没到次贷危机见底的时候。”周翔说,美国公司破产案近日接二连三地发生,信用危机仍在持续恶化。据部分外贸业务员反映,最近,美国进口商为缓解其自身的资金压力,纷纷要求我国出口企业提供更多的信用支持,付款期限延长到交货后120天,甚至150天,拖欠或拒付的情况也有所增多。对此,专业人士建议纺织出口企业应积极防范,进一步降低自身经营风险。

 

出口转内销

  广东汕头市潮阳区谷饶镇的文武实业将眼光盯住了国内市场,并且从修炼内功开始。文武实业现在有2300工人,管理者都是从珠三角挖过来的,工厂内部生产计划管理比较好,流程顺畅。该公司目前出口29个国家,在国外有8个办事处和分公司,有5个品牌,但主要还是贴牌生产,公司计划在两年后

  能否继续支撑下去。佛山纺织行业协会秘书长吴浩亮认为,明年的经济形势不会立刻好转,甚至可能恶化,这些企业的多年积累的家底可能也会因此被消耗掉,那时的情况就会比较严重。主要原因是,随着外销订单的减少,内销将成为纺织服装企业争夺的主要市场,这必然会产生激烈而残酷的竞争。

  吴浩亮的担忧不无道理。10月19日,谷饶的一个内衣老板告诉谷饶镇纺织服装商会秘书长张旭源,今年内销的势头很不好。这个老板跑到哈尔滨调研,在上海参观内衣展览会后,得出了上述结论。

 

加强开发新产品

  谁也不能确定,这个“纺织的冬天”到底有多漫长。

  可以肯定,在金融危机下,受外部环境等因素影响,加工贸易等附加值低的企业获利空间明显减少,而产品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的企业受到的冲击则相对有限。旭荣集团的高增长业绩印证此观点。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全球消费者购买能力急剧下降,高端产品的未来市场走势如何还得打个问号。

  “欧美消费者正在想方设法节约开支。如何让更多的大众消费者接受和喜欢,是我们下季的产品开发方向。”福田集团产品开发经理于建明认为,在全球经济低迷的走势下,应该推出更多优质、平价的环保产品。达利丝绸(浙江)有限公司业务经理高宜勇持同样观点。他表示,目前达利丝绸一方面通过丝棉、丝麻等交织新产品减少成本,赢得更多的消费者,另一方面,达利也加大了新品研发的力度,“因为常规产品利润空间太小”。


>>大事记

  ★2007年4月2日,美国第二大次级贷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保护。8月6日,美国第十大抵押贷款机构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投资公司申请破产保护。8月9日,次贷危机波及欧洲。9月18日,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

  ★2008年2月12日,美国六大房贷商提出“救生索计划”,13日,布什正式签署一揽子经济刺激法案。3月14日,美联储决定,向贝尔斯登公司提供应急资金。

  ★9月7日,美政府宣布接管“两房”。

  ★9月14日,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

  ★9月14日,美国银行称440亿美元收购美林证券。

  ★9月25日,美国会就大规模金融援助计划达成原则一致。

  ★ 9月29日,美国会众议院否决布什政府金融救援方案。

  ★10月2日,美参议院通过新版救市方案。

  ★10月3日,美国会众议院通过大规模金融救援方案。

  ★10月6日,全球股市遭“黑色星期一”。

  ★10月7日,全球央行联手降息。

  ★10月10日,亚太股市全线下跌,欧洲主要股市大跌。

  ★10月11日,20国集团特别会议呼吁共同应对金融危机。

  ★10月12日,欧元区峰会通过应对金融危机联合行动计划。

  ★10月13日,德推出4700亿欧元救市方案。

  ★10月13日,法推出3600亿欧元救市方案。

  ★10月15日,阿根廷总统强调将加强本国产业保护。

  ★10月23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22日宣布,提高支付给商业银行存放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的利率。从23日开始,美联储为商业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支付的利率将从现有的0.75%提高到1.15%。

  ★10月23日,法国总统萨科齐宣布,法国将成立主权财富基金,并承诺保护法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企业免遭全球金融风暴的袭击。

  ★10月27日,墨西哥中央银行公布了一项旨在稳定国内金融局势的应急方案,其中包括向美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借债50亿美元。

  ★10月27日,美国财政部本周将开始实施用1250亿美元购买九大银行股份的计划。

  ★10月28日,欧盟批准德国5000亿欧元金融救市计划。

  ★10月28日,英国和瑞士的中央银行再次为金融机构提供短期美元贷款,但金融机构并未积极参与竞拍以获得贷款。英国央行通过竞拍方式为金融机构提供100亿美元短期贷款,但参与竞拍的金融机构提出的实际资金需求量仅30亿美元。另外,瑞士央行也为金融机构提供100亿美元短期贷款,而金融机构的实际资金需求量68亿美元。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