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0月3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中国棉花协会提醒企业在非常时期
注重诚信 防范风险


  本报讯 (记者 计 慧) 近日,中国棉花协会发出公告,提醒棉花、纺织企业在金融危机不断深入的非常时期,要精诚合作,信守承诺,共渡难关。同时,要选择实力强、规模大、守信用外商企业进行合作,切实防范贸易风险。

  中国棉花协会在公告中称,美国次贷危机袭扰全球金融市场一年有余,华尔街遭遇上世纪大萧条以来的最大打击。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深入,不可避免地从虚拟经济影响到实体经济,棉花、纺织业在所难免,棉花贸易环境愈加严峻起来。首当其冲的是期货市场。纽约棉花期货价格大幅下跌,金融危机又致资金链断裂,导致不少国际棉商损失惨重,有的甚至申请破产保护。随之而来的是现货贸易,由于棉价频频下跌,贸易纠纷有所抬头,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纺织企业陷入困境,国内买家不愿意继续执行合同而违约,增大了国际棉花贸易风险。个别企业恶意违约,损害了中国企业的形象;二是进口棉花质量问题亦比较突出,部分批次品级降级幅度大、降级比例高、纤维细度偏粗、偏细。此外,棉包破损、棉花霉变腐烂、异性纤维及其他危害物质等问题也时有发生。部分外商不接受AQSIQ的检验结果,造成国内企业索赔困难。

  中国棉花协会提醒国内棉花、纺织企业,在行业面临困境的时候,业内企业更要精诚合作,信守承诺,共渡难关。中国棉花协会去年推出了《行业警示目录》,并加入了国际棉花协会合作委员会(CICCA),有责任和义务与其它国家的棉花协会一起,维护国际棉花贸易的严肃性。对于不执行仲裁结果的企业,不管是国内企业还是国外棉商,都将列入中国棉花协会和CICCA的黑名单,CICCA的全体成员将共同抵制。这就意味着,上了黑名单的企业,将失去今后与国际大棉商或国内企业开展贸易的机会,违约的代价是:既失信,又失利。同时,在进口棉花贸易中,要选择实力强、规模大、守信用的外商企业进行合作,防止因质量或重量差异而出现索赔问题。出现贸易纠纷,要积极利用仲裁或其它法律手段,提出诉讼,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