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金秋,天高云淡。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国际肥料工业协会(IFA)、美国硫研究所(TSI)的共同参与下,由中国磷肥工业协会、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主办的“第九届国产高浓度磷复肥产销会”,在美丽的鸢都——山东潍坊拉开帷幕。10月26日,在明媚的阳光下,开幕式现场人山人海,彩旗招展。中国磷肥工业协会理事长武希彦主持了开幕仪式,对来自各界的朋友表示欢迎。中国农资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李占海也到会致辞并讲话。他说:“这个化肥行业的盛会,必将会促进工商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作为东道主,潍坊市政府领导向来自全国各地的领导、嘉宾,参加产品交易会的参展商以及到会的生产、流通企业和经销商表示热烈的欢迎。
开幕式现场人头攒动,展会会场水泄不通。在同期开幕的展览会上,吸引了各级农资流通企业、农业三站、化肥经销商、国产磷复肥生产企业以及国际知名化肥商前来参展,近25000平方米的展览场地,聚集了30多个省市的400多家参展企业。参加展览的企业在布展的风格上力图突出企业文化,同时,以多视角、多层次的立体展示空间,将磷复肥行业为保证农业健康稳定发展所做的突出贡献展现给世人。据悉,此次行业盛会,不仅是中国磷复肥行业的一次空前盛会,参会人数超过了2006年哈尔滨展会以及2007年成都展会的规模和人数,同时,也是潍坊市会展史上最大的工业产品展会。
作为享誉行业内外的知名品牌,中国磷复肥产销会在行业聚焦与企业需求中应运而生,自“国产高浓度磷复肥产销会”开始举办以来,始终坚持“工商携手、服务三农”的宗旨,积极推动中国磷复肥工业成长壮大,为满足我国农业生产需要、促进农民增收节支做出了重大贡献。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通过展览会组织者与参与者的倾心打造和共同培育,目前产销会已经发展成为中国化肥行业最具影响力的盛会之一,并成为中国磷复肥行业展示成果、交流经验、沟通信息、共商发展的良好互动平台。产销会在与行业共同发展的过程中,坚持与企业同行,与行业并进,如今办会理念日趋成熟,正得到了行业内外越来越多的关注。
然而,与潍坊当天的艳阳高照和展会现场的空前盛况形成强烈反差的,则是磷复肥行业正置身刺骨的严寒,行业经历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正如展会赞助单位——中化化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秋宾,在开幕会致辞中所说的那样:“今年以来,全球经济金融形势风云突变,化肥市场也经历了近十年来最大的剧烈波动,当前磷复肥整个行业遭遇了生死存亡的‘寒冬’。”
中国磷肥工业协会表示,历届国产高浓度磷复肥产销会都与行业发展背景息息相关。这一届展会规模超过了以往的两届,参会人员层次也有所下沉,很多经销商放下手中难以割舍的库存重压,从四面八方赶往山东潍坊的会场,而驱动力正是行业的低迷,加剧了人们对化肥是否探底的关注、对扶持政策的渴望和对行情信息的强烈需求。而如何应对行业危机,探讨发展策略也成为此届“国产高浓度磷复肥产销会”的主题。
为应对这种艰难局势,在石油、煤炭、海运等需求降低、价格下跌等全球各行业所面临的困境之下,在全球应对危机峰会频频的时刻,中国的磷复肥行业也在产销会期间召开了“2008年磷复肥行业预警会”,召集国内大型磷复肥生产企业,讨论中国磷复肥行业的发展方向,应对史无前例的行业洗礼。中国磷肥工业协会理事长武希彦对记者说:“在全球经济形势吃紧以及石油、煤炭、港口运输等市场需求普遍疲软的情况下,中国的磷复肥行业也需要整合对策,探讨行业发展方向,并力争寻求国家政策对行业的支持。”
为探讨解决行业发展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应对新的形势,中国磷肥工业协会在产销会期间,还分别就硫磺供求、宏观政策及农业形势举办了三场专题报告会,邀请了有关国内外专家介绍国内外硫磺市场供求状况及发展趋势,并邀请有关政府部门领导介绍化肥政策导向、农业形势和发展前景、化肥市场体系建设、农资市场监管、农资流通形势和展望,以求务实应对无法回避的行业危机,帮助企业尽快走出低潮。尽管很多专家在演讲的开场白中,都竭力发挥自己的想象,对化肥行业遭遇的寒流给予“点评”,并对全球粮食供应趋紧、国际化肥需求增加以及硫磺供给、原料成本以及钾肥需求等方面的问题给予了乐观的肯定,但是,这股“寒潮”仍然挥之不去,不尽人意的难现行业“回暖”。
可以预见,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国磷复肥行业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记者在采访时,部分企业人士认为,经过市场一波又一波洗礼的化肥行业,希望不要再有大起大落。也有企业认为,行情走低、市场失守也给行业带来了一些变化。由于低迷行情延伸产、供、销整个产业链条,使化肥产业从上至下弥漫着一种和谐,厂商关系进一步融洽。厂商一致认为,目前保持良好的心态恐怕也是行业目前唯一能够坚 守和做到的。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国产高浓度磷复肥产销会的人气,无疑将给萧条的磷复肥市场带来一线希望,随着中央和地方淡季储备的建立和化肥价格调控机制等政策的进一步明朗,行业将开始走出迷茫和观望浓重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