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8年10月2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围绕惠农工程做文章 促进区域经济大发展
大同市南郊区农村信用联社扎实推进“三千三百惠农工程”
大同市南郊区农村信用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 崔健

  山西省大同市南郊区位于城乡结合部,总面积1041平方公里,人口27万人,辖10个乡(镇),190个行政村,农业人口25万人,经济较为发达,城乡一体化程序较高。近年来在发展煤炭、冶金、化工等传统工业的基础上,个体民营经济也得到了蓬勃发展。南郊联社共有营业网点44个,其中17个信用社和1个营业部、1个结算中心,24个分社、1个储蓄所,员工501人。

  今年以来,大同南郊信用联社结合自身实际,紧紧围绕南郊区委、区政府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为农服务”的宗旨,把“惠农工程”作为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和谐社会创建、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认真规划、精心布置,狠抓落实,截止到2008年9月底,各项存款余额达78亿元,较年初净增20.5亿元,超额完成大同办事处下达的全年任务;各项贷款余额达33.2亿元,较年初净投放9.7亿,当年累放贷款30.8亿元,其中农业贷款累放3亿元;账面利润达1.3亿元。实现了超历史、超同期、跨越式发展的目标,用两年时间再造了一个“南郊信合”,同时有效地支持了全区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商贸流通业及涉农龙头企业的发展。为构建经济实力雄厚,区域和谐文明、生活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富裕、发展生机无限的新南郊做出了积极贡献。

  强化领导,广泛动员

  我们本着以“惠农工程促区域经济发展、惠农工程促自身形象提升、惠农工程促社农和谐共赢”的宗旨,切实加强了“惠农工程”的组织领导。即:成立了以党委书记、联社理事长担任组长,联社主任任副组长,业务、稽核、办公室等职能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惠农工程”领导组,并结合实际制定并下发了《南郊区信用联社“三千三百惠农工程”实施细则》,各基层信用社相应成立了以主任为组长的实施小组,使“惠农工程”领导责任强化,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替一级负责。在2月份召开的全区2008年初工作会议上,联社党委动员辖区干部职工积极投身于“惠农工程”之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认识“三千三百惠农工程”对“三农”发展及农村信用社自身壮大的重要意义,结合自身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严格标准,扎实推进,确保“惠农工程”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与此同时,我们还积极向区委、区政府汇报2008年“惠农工程”的整体规划、最新进展,取得的成绩和遇到的问题,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形成工作合力。

  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要保证惠农工程顺利推进,抓好宣传,继续营造良好的创建环境是第一步工作。我们在巩固原有宣传效果的基础上,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在全区着力营造上下联动,各方配合的工程创建氛围。一是在“惠农工程”创建的同时,完善宣传方案,统一宣传口径,联社结合支持春耕备耕工作将4月份定为“惠农工程”宣传月,要求各信用社专门制定“惠农工程”宣传方案,并对宣传的具体内容、形式等进行统一要求,做到全区宣传工作步调一致、口径一致。二是发挥网点优势,搞好一线宣传。所有基层网点均悬挂条幅,并以板报形式设置宣传栏。乡镇和重要交通要道全部悬挂了过街横幅,引起社会各界对“惠农工程”的关注。据统计,宣传发动期间全区共创办宣传专栏120个,宣传条幅280条,散发传单4万份。为增强舆论效应,联社先后在高山信用社、北村信用社、西万庄信用社召开了“小额农贷现场发放会”,现场为农户发放支农贷款,宣讲“三千三百惠农工程”有关知识,吸引了大同电视台、大同日报等众多新闻媒体的关注,不仅以此促进全区农村信用社“三千三百惠农工程”不断向纵深发展,更引导和调动了广大农民朋友积极参与的意识和行动。三是畅通信息渠道,加强交流沟通。联社创办了“惠农工程”信息简报,及时报道全区各信用社在工程创建过程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各信用社责成专人负责信息简报的整理上报,形成了全区上下相互学习,互学互比的工作格局。四是借助媒体力量,突出宣传效应。为了引起地方党政和社会各界对“惠农工程”的高度关注,我们一方面要求各信用社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台等新闻媒体,采制专题片,刊发宣传报道等形式扩大影响;另一方面借助评定信用村、信用市场挂牌的机会,邀请地方党政和新闻媒体参加,对相关情况进行及时报道,真正使“惠农工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五是及时督促指导,保证宣传效果。借助开展农户信用评定、信用商户调查、上门收贷收息等机会,信贷人员深入客户家中,田间地头主动宣讲农村信用社的支农措施和相关政策,拉近了同客户之间的距离。与此同时,联社派出了6个工作督导组对各信用社逐个督导,有力地促进了宣传工作的开展。  

  深入调查,全面摸底

  为了全面了解“三千三百惠农工程”有关情况,从元月份起,我带领联社一班人深入到基层信用社,与乡镇领导合议筛选优质企业、信用市场、信用村,并与18个信用社主任进行了面对面的交谈,进一步明确了扶植重点,并走访了21个自然村112户农民,详细倾听了他们的意见和呼声,为科学制定创建目标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联社明确了全区“三千三百惠农工程”创建目标,即2008年计划累计投放全区农村经济建设贷款24亿元,创建5个信用村,支持40个区域龙头企业,创建4个信用市场(街道),为3000户农民、10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提供信贷支持,提供信贷服务。支持优质重点企业30个。

  围绕重心,狠抓落实

  我们结合自身实际,紧紧围绕南郊区政府实施“四强一新”发展战略,突出“工业园区化、产业新型化、乡村城镇化”三大取向,全面实施“惠农工程”,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

  重点支持特色种植工程。在支持农民稳定粮食种植的基础上,重点支持农民加快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加快发展特色种植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快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绿色蔬菜基地,加快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具体支持建成石家寨村农业种植观光园区。今年以来为该村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投放贷款扶持其建成了育秧温室4个,日光温室40多个,受益农户达40多个,涉及人口约200人。为梓家村蔬菜种植基地投放贷款扶持近200多户农户建成日光大棚80多座,温室近150栋,下一步还要投放贷款把梓家村建成为城东最大的蔬菜种植基地,扶持一部分蔬菜经纪人,支持其成立蔬菜公司,解决菜农的卖菜难问题,帮助其建成公司加农户运作模式,做到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把特色种植这块“蛋糕”做大做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重点支持生态畜牧工程。为加快推进全区畜牧产业发展,开辟农户增收渠道,联社选择了带动性较强的大同夏进乳业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支持对象,大同夏进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是大同市世纪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和宁夏新华百货夏进乳业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组建 ,注册资本4800万元,占地面积150亩 ,是省、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1万吨灭菌奶项目工程分期建设,首期项目工程投资6000万元,于2002年12月兴建,2003年9月投产,二期项目工程投资3000万元,于2007年6月全部竣工并投产达效。年生产能力11万吨,可实现年产值5.97亿元。在信用社的支持下,该公司狠抓奶源建设,在大同市9个县区建立了40多个养殖基地园区,带动大同地区由过去的1.8万头奶牛发展到现在的6万多头,涉及8000多户农民,30多万亩的饲草料种植面积,农民年户均增收4000多元,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生态产业链,使农民牵着奶牛奔小康。同时带动南郊区饲料加工业、种植业、运输业、信息业、餐饮业等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实现了“企业增效、农民增收,政府增税”的三赢目标。

  重点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工程。按照“惠农工程”实施细则的有关内容,联社重点支持了一批起点高、规模大、覆盖面广、竞争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面推进南郊区农业产业化进程。重点支持的农业龙头企业有大同市良种奶牛有限责任公司。大同市良种奶牛有限责任公司兴建于2003年,公司位于大同市南郊区口泉乡张留庄村东的大运路旁,距市区20公里,目前是山西省最大的奶牛养殖园区之一。2003、2004年连续两年公司荣获大同市“优秀养殖园区”称号,2005年荣获大同市“农业战线红旗单位”,2006年荣获大同市工商局“重合同 守信誉”单位。该公司可带动周边3万户农户,约8万人口受益。

  重点支持新农村建设。杨家窑村位于西万庄信用社附近, 300多户人家,该村在信用社的大力支持下人均年收入达到了1.8万元,今年村里又兴建了300多幢别墅,每户一幢,过上了连城里人都不敢想的小康生活。

  重点支持创建信用市场工程。针对南郊区城乡结合部市场集中、商贾云集、贷款需求旺盛的实际,我们着手打造“华林商厦”、“金牛装饰城”、“万圣商场”、“海盛服饰”四个“仓式信用共同体”,经过与上述商厦的多次接洽,目前已与部分市场签订了贷款合作意向书,敲定了具体的合作细节,部分商户已陆续在信用社开立了基本账户,该项工作现已全面铺开,将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通过以上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我社不仅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受到了驻地政府和农民的一致好评,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今后我社将大力实施“三优”(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大力建设优势基地、大力培育优势产品),争取做到“三减”(减少自然灾害影响、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减少农村贫困人口),保证“三推”(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农村改革、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努力实现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