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8年10月2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农信奇葩绽边陲
——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农村信用联社发展纪实
张占果 张连军

图为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农村信用联社领导班子。
  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农信联社热烈庆祝山西省联社存款突破两千亿元。图为庆祝活动现场。

  今年以来,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联社紧紧围绕省联社、大同办事处2008年的工作重点,以认真开展“求和谐、树形象、创佳绩”主题竞赛活动为契机,以全面实施“三千三百惠农工程”为重点,按照“创新思路抓管理,解放思想求发展,稳健经营促改革”的总体工作要求,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不仅在各项业务经营上取得了稳健发展,而且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提升与跨越的基石

  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位于山西最北端,是大同市经济发展较缓慢的地区之一。为了扭转这一不利局面,今年年初,新荣区农信联社制定了“存款迅猛增长,不良贷款双降,收入全面提高,全区扭盈增盈”的工作思路。围绕这一思路,该联社创新经营管理、拓宽筹资渠道、深挖清收潜力、克服重重困难,使全区各项工作走入良好的发展轨道。

  一是经营实力增强。截至9月底,全区农信社各项存款余额为71621万元,较年初增长20413万元,同比增长18679万元,完成了全年任务的157 %。全区存款增量占到全区金融机构市场份额的50%,超过农行,名列全区第一。各项贷款余额45095万元,较年初增加11611万元。全区农业贷款总量占到了全区金融机构总量的89%。

  二是不良贷款实现“双降”。针对新荣区不良贷款占比高的经营状况,该联社采取行政清收、依法清收、责任清收、激励清收等手段,有力地推动了清收不良贷款工作的开展。按五级分类口径统计,截至九月底,全区不良贷款余额9866万元,占比21.9%,较年初下降1860万元,下降了13.1个百分点。

  三是支农力度加大。在支农工作中,新荣区联社严格按照《山西省农村信用社“三千三百惠农工程”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结合本地经济特点和农信社实情,创新惠农支农举措、创新信贷业务品种、创新金融服务手段,因地制宜、全面实施,稳步推进了“三千三百惠农工程”的全面发展。9月底,全区农信社累计发放涉农贷款16350万元,满足了全区6546户农户和企业的资金需求。

  四是扭亏增盈步伐加快。9月底,新荣区全区实现收入2839万元。其中,贷款利息收入2317万元,全区11个独立核算营业网点全部实现盈利,盈余额达到874万元,创下了新荣区联社历史上的最好经营水平。

  五是深入开展“求和谐、树形象、创佳绩”和“三创一提升”学教活动,使全区农村信用社在服务、经营、管理方面实现了三个质的飞跃。其一,创新了观念,在优质服务上有了质的飞跃;其二,将学习动力变为经营动力,在业务发展上有了质的飞跃;其三,促使群众对农信社的经营管理和跨越式发展有了全新的认识,促进各社之间、员工之间掀起“赶、学、比、超”的企业文化高潮,在企业文化构建和内控管理上有了质的飞跃。

  多措并施  力促发展

  提升小额信贷效应,满足生产资金需求。为了满足农村经济的贷款需求,新荣区农信社站在认真贯彻“三个代表”的政治高度上组织发放小额信用贷款。主要做法有三,一是在支持传统农业发展的基础上,适当放宽贷款条件,提高授信额度,调整贷款期限。将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暂不够信用户条件、不欠旧贷的贫困户纳入“准信用户”的范畴,给予适度支持。几年来,全区农信社累计投放专项贷款5168多万元,使近5000户农民脱贫致富;二是结合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和任务,把重点放在支持农副产品的购销上,累计投放贷款53万元,支持了12户文化素质高、管理能力强、经营效益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三是将信用等级评定区域由乡村延伸到集贸市场、批发市场、街道和中小企业等范围,积极开展创建信用集贸市场、信用工商一条街等活动,支持了200多户农民工自主创业,增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后劲。

  加大调产支持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近年来,该联社在支持传统农牧业的同时,集中资金向特色农业、品牌农业、科技农业、无公害农业倾斜,加大了对畜牧业、林草业、优质杂粮、蔬菜四大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增加农业生产效益。如投放支农贷款80万元,扶持了大同市新荣区得胜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500亩喷灌园脱毒马铃薯种植基地,着力引导农民向高产出、高附加、市场效益好的精、细、特蔬菜种植方向发展。

  创新信贷投放手段,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性决策,新荣区农村信用社积极发挥支农主力军和致富的桥梁纽带作用,不断创新信贷投放手段,按照客户需求差异化、客户类型多元化、金融行为市场化的特点,试办了生源地助学贷款、农民住房贷款、农民创业贷款、基础设施贷款等新型信贷品种,有力地支持了全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破鲁农村信用社支持破鲁乡、火石沟等农民节地、节肥、节能和运用沼气等能源技术和生态环境项目建设,帮助他们建了10个示范沼气池,支持示范村和整治村了6眼打井,有效提高了农民的资源利用效率和抗旱自救能力。

  拓宽信贷投放渠道,实现农村工业化目标。针对近几年大同市民营、私营及个体企业发展较为迅速的良好势头,全市农村信用社打破产业、行业和所有制界限,采取“抓大不放小”的金融服务方略,选择那些对农业产业化具有辐射面广、带动力强、有一定经营规模、经济效益优良的私营、民营以及个体企业作为信贷支持的重点,采取配套措施进行倾力扶持,实现了工业反哺农业、农业推动工业的整体效应,推动了新荣区农村工业化目标的实现。2008年,全区农村信用社发放贷款13780万元,支持企业20个,贷款余额达到了45095万元。

  调整信贷投放结构,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新荣区农信社将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信贷投放的重点,抓住县际公路改造和周边地区高速公路修建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自身灵活多变的信贷融资优势,集合全辖富余资金,以社团贷款的方式投放贷款600万元,支持了新荣公路段对109国道、208国道维护和地方性运丰公路的改造。这对加快同煤外运,改善旅游环境,吸引外资,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明确重点,取得支持,创新清收.在清收不良贷款工作中,新荣区农信联社与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取得了政府的支持,在加大舆论宣传的同时,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全面展开清收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