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8年10月2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倾情“三农” 夯实根基
——山西省阳高县农村信用联社全力支持农村调整产业结构
张占果 王利

  信贷员到农户家中发放贷款。

  九月的乡村,犹如一幅金黄色的图画,从丘陵到山川,郁郁葱葱的蔬菜大棚里,硕果累累的桃李果园深处,谷黄油熟的田间地头,机声欢歌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农信社的工作人员随处可见,他们忙着为农民讲政策、送信息、放贷款,成为阳高县秋野里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近年来,山西省阳高县农村信用社把支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作为改善民生、促进和谐、创新发展的政治任务和历史使命,以服务求双赢、以服务树形象,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金融服务“主力军”作用。

  念“农”经,唱“农”戏
  构建农民多元增收新格局

  阳高县信用联社近年来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的奋斗目标,立足阳高县县域经济发展实际,做好支持农民增收文章,累计投放支农贷款1.8亿元,仅今年就投放支农贷款8121万元,支持了8个涉农优质民营企业,1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7个省级信用村,成为支持农民增收的坚强后盾。

  抓领导,强化组织体系。阳高县农村信用社自2002年实施信用工程以来,该社依托“小额农贷”这一优秀信贷品牌,千方百计惠及农民兄弟、帮助农民增收、优化信贷结构,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特别是2007年开展的“三千三百惠农工程”,既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又实现了阳高县农信社经营跨越式的发展。

  抓关键,解决贷款难的问题。阳高县信用联社充分利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这一农信社的优势品牌,在小额农贷中积极开展“三比三看”活动,促使支农工作上台阶、上档次,真正做到“哪里有信贷需求,信贷服务就跟到哪里”。

  抓重点,助推产业结构调整。阳高县是典型的农业县,县联社确立了“在支农中加强服务,在服务中加快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壮大”的信贷投放思路,引导农民多渠道发展生产,支持重点农业,推动地方产业布局区域化、经营综合化、发展规模化、生产专业化。

  时间上突出一个“早”字。每年年初,阳高县信用联社就安排各信用社对农业资金需求和春耕生产物资储备情况进行调查,切实掌握老百姓发展思路和春耕农贷投放情况。联社要求各社结合本社情况,进村入户发放贷款,优先“三农”客户。今年春耕备耕期间,共投放信贷资金768.35万元,支持农民购买化肥900吨,购买籽种76.1吨,购买地膜815吨。

  扶持中实现一个“变”字。新一届阳高县信用联社领导班子把扶持农民改变传统蔬菜种植习惯作为工作的重点,他们多次深入田间地头、农家炕头现场调研,外出山东、浙江等省市学经验,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制定了《阳高县信用联社扶持发展设施农业的中长期规划》,并付诸实施。龙泉镇是阳高县的蔬菜大镇,农信社倾力打造龙泉这个设施农业蔬菜大镇,规划用三年时间建设千栋日光温室。每栋日光温室投资8.5万元,其中信用社专项贷款5万元,工程全部竣工后,该镇农民每年至少收入2000万元。

  项目选择上围绕一个“特”字。因地制宜,贷款突出支持一乡一品、一村一品、发展高效、特色农业,是阳高县信用联社服务“三农”的又一举措。近年来,该联社把特色蔬菜种植作为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先后投入500多万元贷款,帮助建起30多个特色蔬菜专业村,这些村依靠信用社雄厚的贷款支持,发展“印地安”和“欧红”西红柿、“前门一号”青椒、“美国一号”地豆等50多个特色蔬菜品牌,特色蔬菜种植面积达4.5万亩,占全县蔬菜总播种面积的45%。这些特色蔬菜市杨销售看好,部分蔬菜已打入叙利亚和东南亚市场。

  抓“龙”头,助“龙”舞
  培育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

  阳高县联社把支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民营企业作为支农的重点,促使“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链条不断延伸,使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通过龙头企业与市场对接,增加了农副产品的附加值。

  培养典型,引导产业发展。阳高县养猪有悠久的历史,但由于农户分散养殖,防疫灭病等科学养猪手段跟不上,生猪死亡率高,养猪效益很低。阳高县信用联社领导调研后,把大白登镇曹庄村作为典型,共投放贷款250万元,建起了一个规模化养猪小区,小区共涉及51户养猪户,每户1间住房,5间猪舍,小区内还建有防疫室、绿化草坪、沼气池。小区建成后,养殖户按照标准化程序饲养,年出栏肥猪6000余头,头均纯收入400余元,小区养猪户年总收入达240余万元,户均近5万元。今年,阳高县信用联社把曹庄养猪小区的成功经验在全县推广,共投放贷款4209万元,帮助全县13个乡镇,每个乡镇建起1个养猪小区,目前已入栏生猪3.6万头。在信用社的鼎力帮助下,目前,阳高县的养猪业正向科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注重引导,扶持专业合作社发展。该联社将扶持专业合作社与创建信用工程相结合,实行班子成员包片,信用社主任包点,信贷员包专业合作社的办法,先后投入信贷资金880万元,扶持专业合作社16家,发展壮大的专业合作社积极带动农民闯市场。阳高县六棱山养羊专业合作社是由经纪人韩润花发起,并联合50户养殖、贩运大户成立的。为了扶持该合作社的发展,阳高县农信社发放合作社社员小额贷款200万元,合作社社员利用这笔贷款发展育肥羊2.5万只,实行统一组织育肥羔羊,统一提供饲料配方,统一组织销售等五统一。去年,这个合作社社员共实现销售收入1250万元,合作社社员获利80万元。

  舞动龙头,带富一方经济。近年来,阳高县信用联社积极支持一批具有高附加值的龙头企业,解决了当地农民农副产品的卖难局面。杏树是阳高县的传统树种,全县杏树面积达10万亩,仅杏树一项,年产杏产品1000万公斤。随着杏产品的逐年增多,杏产品卖难已成为制约农民增收的“瓶颈”。该联社先后贷款1800万元,扶持阳高籍在外人士任富投资上马了大同市绿苑饮品有限公司。该公司年产6万吨杏仁露、2万吨脱苦杏仁、2万吨鲜杏仁,公司除每年实现利润1.3亿元外,还带动当地104个村2万多户农民发展杏树种植,户均收入8000元。

  解民忧,帮民富
  在服务中树形象求双赢

  主动服务撑起产业结构调整的“保护伞”。“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农信社的资金支持”。不等不靠不懈怠,开展主动服务,在阳高县广大信合干部职工中已深入人心。今年以来,县联社把“三千三百惠农工程”作为支持产业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指标和具体工作开展,班子成员多次分别向主要领导专门汇报,针对汇报情况,积极协调解决困难。

  高效服务铺就产业结构调整的“高速路”。贷款服务,规范是前提。只要符合条件,必须上“高速路”;只要符合条件,才能上“高速路”。今年以来,阳高县信用联社强化文明、优质服务理念;强化内控管理,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各项业务操作流程;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努力打造廉洁高效的信合员工队伍。尤其在信贷服务和资金支持上,本着快事快办、急事特办,不误农时、不误市场、不误发展的原则,根据生产经营周期和客户实际需求,实行常态化服务和流水式投放,努力做到有求必应,及时供应,简化手续,上门服务。位于北徐屯乡南徐屯村的宏利慧蔬菜专业合作社,在信用社的支持下很快告别了零敲碎打的小农经营格局,蔬菜产品销往广东、福建等8个省市的批发市场,当地蔬菜的产量、效益也大大提高。

  近年来,阳高县信用联社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倾力支持“三农”,不仅夯实了该县产业发展的根基,也使信用社实现了社农双赢。截至2008年8月底,全县农信社各项存款余额82875.74万元,较年初增加28808.75万元;各项贷款余额51435.92万元,较年初增加10827.35万元;各项收入2152.38万元,实现经营利润501万元。存款增幅、信贷投放、实现利润、职工收入均创历史第一。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