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入秋以来,河南省三门峡市农村信用社系统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农户和涉农企业贷款投放力度,全力支持“三秋”生产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截至目前,全市农村信用社已发放“三秋”生产贷款1.85亿元,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改进服务,开通“三秋”贷款绿色通道。将支持“三秋”生产与创建“农村信用工程”和“阳光信贷工程”活动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大对信用户、信用村的评定,截至9月末,全市已评定信用农户22万户,较年初增加8600户。对用于“三秋”生产的农户小额贷款放宽条件,特别是对信誉好、无拖欠记录的农户,减少贷款手续,适时提高授信额度,并视农业生产的周期,合理约定贷款的期限和额度。推行阳光信贷,设立小额信贷专柜,做到信贷政策公开、信贷制度公开、信贷程序公开、限时办结贷款、提高工作效率,真正方便群众贷款,解决农民贷款难题。
全方位支持,把信贷支农服务渗透到“三秋”生产的各个环节。该社把支持粮食生产特别是收秋种麦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不失时机地支持好小麦备播,秋作物抢收,对农户购买农用运输车、化肥、种子、农药等所需资金优先发放,截至目前,全市农信社已发放小额农资贷款6200万元。此外,该社还加大对特色农业生产支持力度。重点支持果品收购、贮藏,烟叶烘烤,畜牧养殖等特色农业。如灵宝、陕县农信联社发放果品贷款550万元,支持了苹果、柿子、大枣收购摊点收贮果品;卢氏县农信联社发放烟叶贷款800万元,支持烟农烘烤烟叶用煤;湖滨、渑池、义马农信联社等发放畜牧养殖贷款1300万元,支持农户养猪、养牛。其三,大力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和涉农重点企业。仅9月份一个月,全市农信社就发放贷款4500万元,重点支持了直接服务于“三秋”和带动“三秋”生产的30余家涉农企业。卢氏县农信联社发放贷款150万元支持的茧丝绸公司,灵宝市农信联社发放贷款2500万元支持的天源绿色企业、宏源牧业、兴农农资等企业,陕县农信联社支持的龙飞生物工程公司等,都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邢宏涛 薛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