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山湖大闸蟹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
据江西农业信息网 从10月24日起,江西省进贤县军山湖大闸蟹开始规模上市并且穿上了“防伪鞋”——蟹螯上套上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标志。据悉,军山湖大闸蟹是继阳澄湖大闸蟹之后,国家质监总局批准的第二个蟹类“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据悉,军山湖大闸蟹是去年10月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的。覆盖产品为进贤县军山湖、青岚湖、陈家湖养殖的中华绒螯蟹。为做好保护工作,进贤县成立了军山湖大闸蟹地理标志保护办公室,对下苗、养殖、捕捞、带扣等各个环节进行全程监督,确保其养殖质量。
(刘 勇)
在第六届农交会上,黑龙江的宁安市渤海镇莲花水稻专业合作社的“龙江一号”大米卖到了100元一斤,为什么能买到如此高的价格?据介绍,龙江系列大米中的极品,仅在镜泊湖旁30多亩的火山岩石上种植,只选取稻穗前1/3部分籽粒,全程手工拣选,没有一颗半粒碎粒。之所以要打造这一“极品大米”,一方面是为了打造龙江大米的品牌,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打入国内外高端消费市场。50元一个的大桃、60元一斤的木耳、8元一斤的大葱,似乎是天价的农产品在农交会上却成了抢手货,为啥?因为这都是无公害、绿色、甚至有机产品,用消费者的话说,“味道好啊,而且可以看到绿色、名牌产品的认证书,质量方面就更放心了 !”
第六届农交会,不仅是一次普通的展会,由于绿色、有机产品占了主流,因此有人称之为“绿色农交会”,对于我国农业来说,这是农业成果的展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央不断加大支农力度,农业产业化大发展、龙头企业带动作用能力越来越强。如果说过去绿色、无公害、有机产品是政府推动发展的话,那么本次农交会上,消费者的认可和市场的需求就如一杆秤,真真正正地衡量了绿色产品的价值,我国农业开始进入“绿色时代”。
对比2003年首届农交会,当时参展的395家企业中,有125家是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三项认证的企业,我们曾把这当作“特色”。而今年农交会上参展的1300多家企业,一眼望过去,“绿色”尽收眼底。陕甘宁边区的“山逗子”杂粮的负责人说:“无公害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了,我们要生产有机农产品。”
自从 2001年开始,我国全面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的队伍发展壮大,而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绿色、有机农产品也壮大了。截至2006年底,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面积达3.5亿亩,绿色食品生产基地面积已达4050万亩。
在全国各地举办的各类农展会、农交会上,企业也感受到了市场“绿色”农产品的呼唤,而非绿色、有机产品生产企业则感到了压力。9月26日-28日,第十届中国(廊坊)农产品交易会上,河北京南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说:“不是绿色食品简直没法拿出手。即使我们已经是省级龙头企业,产品也被评为‘中国消费市场食品安全放心品牌’,但还是感到了竞争的压力,因为不是绿色食品就可能面临‘下柜’。”第六届农交会上,浙江建德市里叶白莲开发公司则明确了下一步的努力方向,争取通过国际的有机食品认证,把有机莲子销售到国外去。
市场对“绿色”农产品的需求,一来表明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二来表明我国农业正在蓬勃发展,并在逐渐与世界接轨。要加大农业产业化的力度,发展“绿色”农产品,以满足国内外消费者的需要。不仅要让“绿色”“长出来”,还要让“绿色”“走出去”,这是当前我国农业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农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