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国家对2008年度疆棉收储首日,计划收储3万吨,全部完成,最高收储成交价为12270元/吨,最低价为12000元/吨,平均价12170元/吨,整体看,北疆库点成交价明显高于南疆库点,收储最低价成交多出现在南疆库点。
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各国纷纷采取了救市政策。因为我国棉花市场长期下跌,国家采取了救“市”政策。10月16日,一纸关于新疆棉收储的通知正式公布。这个早在坊间传闻已久的消息并没有引起棉花企业多大反应。收储两三天来,棉花市场也没有停止下滑步伐,棉花价格和棉副产品价格依旧我行我素地下行。全国棉花市场疲软,收储政策却仅限于新疆棉,这样的救“市”政策救了谁?
起因——稳定棉市 止跌棉价
为稳定棉花市场,国家决定公开收储部分新疆棉。本次收储以轮换的方式轮入新疆2008年度生产的棉花,数量22万吨。由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通过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公开竞价方式收储,收储价格暂定为最高到库(新疆库点)价格12600元/吨,比当前实际市场价格略高。
2008棉花年度以来,受国际棉价大幅下跌和国内纺织发展困难等因素影响,国内棉花购销价格持续下跌。据有关方面监测统计,10月14日,国内3级籽棉收购均价2.73元/斤(折皮棉576元/担),比9月初下跌0.15元/斤,其中新疆为2.61元/斤(折皮棉557元/担),比9月初下跌0.19元/斤;标准级皮棉到内地纺织厂均价为12616元/吨,比9月初下跌937元/吨,跌幅6.9%。另据了解,目前新疆标准级棉产地交货价在12400元/吨左右。
由于今年棉花种植成本上升较多,而棉价持续下跌,不利于保护棉农利益和稳定明年棉花生产。为此,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发行等部门决定近期在新疆收储部分棉花。
业界——渴望加大救“市”力度
对于收储的作用,业内观点不一,有人认为将能起到托市作用,有利于稳定国内棉花市场;有人认为只是对新疆棉收储,却不能支撑内地棉花市场和止跌内地棉花价格,对全国棉市也无济于事。但是,业内人士共同的心愿就是,国家加大救“市”力度。
有业内人士认为,当前新疆各级籽棉收购价格折成皮棉主要在10000—11500元/吨之间,目前标准级皮棉到内地纺织厂均价12616元/吨,新疆标准级棉产地交货在12400元/吨。12600元/吨的收储价格,比当前的实际市场价格略高,可以稍微缓解当前新疆棉花市场的僵持局面,对棉花市场销售价格起指导作用,有利稳定新疆棉花市场。收储以来,新疆部分企业与棉农纷纷调低预期棉花收购价格。
有内地棉企负责人表示,此次收储新疆棉对内地棉花市场的疲软形势影响不大,现货市场价格依旧延续弱势,期望国家可以对内地皮棉按照规定标准适量收储,加大对400型打包机企业的支持,将棉农手中的棉花及时保质、保量收上来,减少棉农损失,并促进棉企结构升级,淘汰落后产能。
山东武城是我国棉内地主产棉区之一,在国家对棉花收储后,该地棉花市场不但没有出现期待的好转,而且还继续弱势下行,籽棉、棉籽、皮棉价格也不断走低。10月19日,当地328级皮棉毛重提货价格为12150元/吨,较18日下跌50元/吨;衣分为40%、回潮为13%的3级籽棉收购价格为2.85元/斤,比18日下跌0.05元/斤;棉籽价格为0.98元/斤(含油13%、回潮12%),与18日持平。目前当地正常经营的棉企不到10%,多数在寻求订单,不敢盲目生产,普遍将库存维持在较低水平。而由于棉纱价格下跌,销售量下降,纺企开工率依旧在60%左右,资金周转困难,原料采购依旧随用随买,并且将3级皮棉接收报价下调至12000元/吨左右(毛重、带票、到厂、月内结清),且对质量要求严格。
有业内人士表示,当地棉花价格的再次下滑,也与魏桥下调棉花到厂收购价格有关。10月15日魏桥再次下调皮棉价格,目前3级皮棉价格已经降到12000元/吨,且对“三丝”、包装等要求相当严格,付款期限仍为一个月,综合各种因素算下来,加工厂实际能拿到手的货款不足11700元/吨。而魏桥下调收购价格参考的标准是整个棉花市场形势,这也正好反映出只对新疆棉收储,无法救助整个棉花市场。
有新疆人士介绍,新疆棉农今年的棉花种植成本都在12000元/吨以上,现在以每吨11800元左右销售。因为资金筹集困难,今年棉花加工厂自收自轧者数量减少,大部分轧花厂是代加工,加工费为700-800元/吨。收储的条件要求比较苛刻,12600元/吨的价格是到库逐包公检的价格,相当于市场销售价格12400元/吨。当前决定籽棉价格的关键因素是棉籽价格是否继续下探。
有业内人士表示,从内容来看收储对市场整体走势影响不大,因为在市场预期范围内,目前影响市场走势的主要是宏观经济面,关注金融风暴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国家——可能增加棉花收储数量
根据10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为确保农民增产增收,促进粮食和农业生产,国家将继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国家已经在新疆地区按照每吨12600元/吨的价格收储了一定数量的棉花,下一步将视市场情况再增加收储数量,并组织好棉花外运。
由于国家此次收储的地方性特征,没有对全国棉花市场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更没有止住全国棉花市场下行的脚步,业内人士对今后市场并非看好。但从17日国务院的常务会议精神看,国家将加强宏观调控,保护棉农利益。也就是说,如果此次收储不能打破棉市僵局,国家可能增加棉花收储数量。如果新疆棉花市场在收储支撑下稳定,新疆与内地棉花市场出现分歧,从保护棉农利益角度看,有望扩大棉花收储范围,可能不仅仅限于新疆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