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下,自2002年开始,中国商品有机肥料得到了长足的进展。2002年,全国商品有机肥料产量为260万吨;2006年,全国商品有机肥料产量即达到900万吨;2007年,全国商品有机肥料总产销量突破千万吨大关,达到1140万吨,在全国总肥料实物用量中达到7%;这标志着商品有机肥料正式成为我国肥料行业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
然而由于经济条件及知识水平的制约,农民对有机肥料的认识仍停留在浅显阶段,再加上市场竞争竞争混乱,管理缺漏,有机肥发展仍然受到一定的制约。
而与此同时,西方有机农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开始向全球化发展。有机农业在二战以前就开始在一些西方国家实施。起初只是由个别生产者针对局部市场的需求而自发地生产某种产品,以后逐步由这些生产者自发组合成区域性的社团组织,自行制定规则或标准指导生产和加工,并相应产生一些专业民间认证管理机构。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一些发达国家伴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由污染导致的环境恶化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尤其是美、欧、日一些国家和地区工业污染已直接危及人类的生命与健康。这些国家感到有必要共同行动,加强环境保护以拯救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确保人类生活质量和经济健康发展,从而掀起了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为主的各种替代农业思潮。90年代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得到全球的共同响应,可持续农业的地位也得以确立,有机农业作为可持续农业发展的一种实践模式和一支重要力量,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无论是在规模、速度还是在水平上都有了质的飞跃。
综上所述,本人认为,中国农业以其庞大的人口基数与社会需求,一直是世界农业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肥料界必将与世界农业之发展趋于一致;这已是世界农资人的共识,中国商品有机肥料的发展必须有国际化的眼光,才内真正的与世界有机农业全面结合;作为国内的行业管理者,必须提高战略视角,谨有以下建议供行业管理者参考:
(一)细化行业标准
针对复杂的有机物料,只用唯一的标准管控是不科学的,建议将目前应用的行标分解,即将各种有机肥料分级(例:水分10%以下,有机质40%以上可表示为优质有机肥料;水分接近20%,有机质30%以上产品标示为合格有机肥料),在政策上采用管控手段,保证优质有机肥料应用的层次(例如:提高出口标准,只有优质的有机肥料方可出口,并享受部分退税等)。
(二)增加特殊养分稽查条例
对各种有机肥料中含有的特殊养分,诸如腐殖酸,黄腐酸,氨基酸,中微量元素等,需特别制订检测办法并稽查。对违纪企业加大打击力度,对合法企业有效保护。
(三)与国内有机认证机构联合,专门出台可用于有机产品生产的有机肥料认证标准。(因目前国内各种认证机构多而乱,有机认证几乎成了“钱证交易”,对合理,合法的优质产品发展非常不利)
中国商品有机肥料如何适应世界有机之农业发展本身是个大课题,本文暂论及此,欢迎读者朋友参与探讨。
相关链接:
山东泉林嘉有肥料有限责任公司总投资6亿元。年产各类绿色有机肥料60万吨,是一家集科研、开发、生产、销售、项目产业化与一体的大型肥料企业。公司利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将从土壤中产生的作物秸秆中的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成分分离出,生产成化肥,而肥料又回归土壤被作物重新吸收利用。该技术是工业化生产与农业无公害生产的完美结合,也是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最佳途径,并由此构成了“农田—秸秆—肥料—农田”的生态循环。
嘉有有机肥料采用先进的喷浆造粒工艺,目前在有机肥料生产中属于首位。喷浆造粒工艺形成的肥料颗粒均匀,使用方便,可迅速被土壤吸收,转化为土壤团粒结构所必须的腐殖质。常规的有机肥料大多含有有害物质,没有经过处理。而嘉有肥料是天然有机原料,施入土壤后,不用再经过二次分解,可直接被作物吸收利用。
该产品具有一下特点:
一、提高肥料利用率。减缓NH4向NO3的氧化;使NO2的释放大大减少;使土壤水溶性的释放提前;与土壤中的钾形成螯合团粒体,控制钾在土壤中的释放及淋失。
二、最易被作物吸收利用。嘉有肥料来源于植物秸秆,去除纤维素(C、H、O),剩余的有机物质、H、P、K以及各种中微量元素的全部保留,这些营养成分来源于作物,与作物所吸收的营养成分的形态最接近,所以最容易被作物直接吸收,减少了中间转化的各种过程。
三、富含黄腐酸。有机质含量高、易分解、富含丰富的黄腐酸(15%以上),增强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有效遏制土壤退化。能有效刺激作物根系发育,刺激作物生长,促进果品早熟,延长作物收货区,增强抗逆性,改善品质。
四、抗病、抗旱、抗重茬。嘉有肥料通过改善土壤环境(即对土壤有机物质及PH值的调节),并初进土壤有益菌的生产繁殖,从而减少病菌及各种杂菌的生长繁殖,从而抗病、抗重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