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天脊集团立足自我,紧紧依靠科技,从产品创新、工艺创新、设备创新上下功夫做文章,有力地加快了企业的强势健康发展。
生产合成氨、硝酸和硝酸磷肥的全套装置从国外一引进,就基本奠定了天脊集团在国内产业领域的重要作用。引进之初,无论是大型鲁奇气化炉煤制氨,还是双加压法硝酸和冷冻法硝酸磷肥,均填补了国内工艺技术空白。在随后的引进技术消化吸收、技术创新过程中,许多创新达到了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
天脊的产品创新使我国增加了许多化肥新品种,提高了企业市场竞争力。硝酸磷肥装置经技术创新、增加配套工艺设备生产硝酸磷钾肥,由生产二元复合肥变为可生产二元、三元复合肥,适应广大用户的各种消费需求,深受农民欢迎。2000年投运后,近几年产量逐步提高,硝酸磷钾肥总产量已达百万吨左右,为企业创造效益近亿元。通过市场调查,增加粉状硝酸磷肥新品种,扩大了产品用途。根据用户需要,硝铵产品增加了低密度硝铵、工业纯硝铵,满足了市场需要。
天脊的工艺创新不但满足了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的需要,而且为我国化工行业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生产途径。合成氨扩产避开原先技术复杂、处理成本高的深冷流程,采用国产的变压吸附技术和纯氧二段炉技术,既简化了流程,又保证了工艺技术的成熟可靠;煤气冷凝液(煤气水)的处理是一世界难题,通过增加焦油分离装置、气浮和直接汽提等办法,汽提组份返回气化炉用作气化剂,成功解决了焦油分离、轻油分离和脱氨效率不高的问题,保证了出水指标,完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硫化氢废气处理装置采用超重力技术改造后,减少了投资,提高了硫回收效率;投资3000万元建设的废水综合处理装置,处理后的废水既能作循环水,还能作脱盐水,使企业基本实现废水零排放,且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60万吨/年尿素工程采用了常压气化炉加大净化、大合成组合,既创新了18-30工艺,又做到了节能降耗;苯胺工程引进了国内还没有的绝热硝化和液相加氢技术,从技术上彻底杜绝了类似松花江水污染事故的发生。
天脊的设备创新既满足了生产需要,又降低了相关工程投资,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技术进步。鲁奇气化炉及其附属的夹套、炉篦、布煤器、搅拌器、灰锁上下阀、灰锁、液压控制和驱动系统、加煤和排灰系统的国产化,使新增气化炉的工程投资降低1亿余元,且减少了备品备件外购费,节省了外汇,带动了公司自身机械制造、安装、维修水平的提高,也推动了国内机械制造行业技术进步,结束了我国不能制造Mark-Ⅳ型鲁奇气化炉的历史;年产27万吨双加压法硝酸装置国产化的成功,不但使企业减少了亿余元工程投资,而且标志着我国已具备自主设计、制造大型双加压法硝酸装置的能力。
天脊的生产控制系统创新提高了公司生产控制能力,促进了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大型鲁奇煤制氨工艺从气化、净化、合成到原料配备、三废处理,机、电、化、仪等各专业全方位的技术创新,不但使创新成果“大型鲁奇煤制氨工艺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获得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形成了企业核心技术,更为今后煤炭加工和转化产业提供了一条可供选择的途径。
(王爱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