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里农村合作银行是在原满洲里市农村信用联社的基础上,由辖内农民、个体工商户、企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入股组成的股份合作制地方金融机构。力求从管理机制、业务、电子化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争创做高效的现代化企业。
机制创新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满洲里农村合作银行全面深化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了以“三会”为主体的组织架构。初步搭建了股东代表大会作为权力机构、董事会作为决策机构,通过对内部董事、监事会成员和管理层的提名权、报酬决定权、审计考核权和对重大关联交易的决定权等,行使对合作银行董事、行长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尽职情况进行监督的权力。
其次,将原农信社各基层社转变为各支行,聘任三名副行长和支行行长。建立起各支行行长作为执行机构、监事会作为监督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框架。同时,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将最初的科室改组为综合管理部、人力资源部、信贷资产部等八大部室。
业务创新
在存款工作中,满洲里农村合作银行积极制定措施,抓早争先,落实责任,强化考核,充分调动全员揽存的积极性。主要做法包括增强人均存款意识、优化存款结构、积极拓展中间业务等。
在贷款工作中,一是转变经营战略,将经营服务方向定位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将信贷资金倾向中小企业具有地方特色的行业;二是采取“有保有压”、“有堵有疏”的信贷管理措施,把握好信贷调控的方向、时机和力度,保持信贷资金供给的适度增长,防止信贷供应的大起大落;三是在继开办下岗再就业的小额担保贷款业务之后,将帮助扶持社会弱势群体的具体行动进行延伸。
科技创新
2007年,满洲里农村合作银行的电子化建设依托自治区农村信用联社的网络系统,实现了全辖的通存通兑,开办了“金牛卡”业务。实现了自治区范围内个人业务通存通兑和对公账户资金即时汇划,并与人民银行现代化支付系统和全国农信银清算系统对接,实现了汇通天下的目标。
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规章制度、强化监督管理等一系列措施,重视核心业务系统上线后的风险管控,建立了一个安全、高效、先进的远程网络监控系统,将全市25个储蓄网点联网,实现通过系统内的任何一个摄像头监控各各储蓄网点的各项情况,加强了对业务操作的监督检查力度,提高了案件防范管理水平。此外,为了进一步加强满洲里农村合作银行的宣传力度,提高银行内控和管理水平,行内员工使用统一的手机号段,手机保持24小时开机状态,同时还制作了专门的企业业务宣传彩铃。
风险防范创新
按照审慎经营的原则,该银行把风险防范和控制作为开展业务经营工作的前提,建立了风险管理部门和稽核监察部门。风险管理部门下设结算中心、中心库、和信用卡中心,配备专职的风险管理人员和稽核监察人员,查找风险管理的薄弱环节和漏洞,对风险控制、重点岗位、重要环节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风险防范、内部控制等方面存在的隐患,以及在制度执行和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和改进建议。研究制定防范、控制、化解、处置风险的措施,总结经验和教训,克服薄弱环节,及时掌握各项指标的变动情况,通过必要的监管措施,保障全行各项业务的持续、健康、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