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9月2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蓝印花布和丰同裕的“幸福婚姻”

钟华

  莱卡的时尚,尼龙的轻薄,牛仔的随意,真丝的妥帖……还有多少人会记得棉布的安静?在讲究“华丽转身”的今天,在一季又一季的艳丽流行色之间,坚守蓝白双色组合的朴素还会受多少人追捧?在浙江桐乡石门丰同裕的晒布场上,蓝印花布在秋天的阳光下迎风飞舞。蓝印花布,这项起于秦汉的千年工艺,在丰同裕这家百年老作坊内,完成了自己的悄然复活。

  置身岁月长河,难免受到时代冲击,当图案千变万化、效果又快又好的现代机械印染出现后,纯手工而又坚守着自身朴素的蓝印花布开始面临严峻考验,以至于“桐乡蓝印花布”被第一批列入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今年嘉兴市政府新命名的第二批民间艺术家名单中,38岁的哀警卫名列其中,其代表的艺术项目正是“蓝印花布”。

  1995年,24岁的哀警卫在绍兴的一家商场里和蓝印花布“相逢”。哀警卫出生在桐乡石门,有着扎实的美术基础,此前他一直从事着手绘真丝围巾的工作。但那天,当他走出商场后,却有了新的打算。“我在那里看到的是一件蓝印花布做的衣服,我想,那件衣服如果由我来做的话,一定会做得更好!”在随后的3年里,他几乎走遍了全国,去各种印染企业取经,经过不懈努力,他终于掌握了整套的蓝印花布印染工艺。

  2003年,哀警卫投资兴建了桐乡市丰同裕蓝印布艺有限公司,使丰同裕这家创建于1846年、毁于抗日战争的百年老作坊,以崭新的姿态焕发出勃然生机。为了更好地保留“丰同裕”这个百年老字号,2004年12月,公司在商标局注册了“丰同裕”商标。

  哀警卫对蓝印花布的感情,也在不断探索中更加深厚了。两年前,他专门去敦煌石窟观摩壁画,自言受益匪浅,“原本以为线条艺术源于外国,看了敦煌壁画才知道中国早有这种艺术了。”这次旅行所获得的灵感帮他克服了困扰自己多年的难题:受纸制花纹图版的限制,长一点的线条在蓝印花布里一直很难表现,看完敦煌壁画,他非常顺利地设计出了自己的新作品——《中国线条》。新作品以中国经典的细纹格子等元素来构图,简洁中有繁复,流畅中有曲折。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桐乡蓝印花布的历史和独特风情,哀警卫在丰同裕公司内开设了蓝印花布陈列馆。“蓝印花布是一项古老而美丽的艺术,但是艺术要存活于现代社会,就必须走向市场。我们虽然把蓝印花布的发展置于商业中,却不会忘记它蕴涵的文化积淀。尽管蓝印花布是微利行业,但我将会把它当成事业来做!”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