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08年9月2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气候变暖促农耕制度改革山东推广“双晚”技术


  据山东农业信息网  目前,夏玉米收获在即,秋冬种也将由北向南全面展开。为切实抓好今年秋收秋种工作,山东省农技推广总站要求各地推广夏玉米适当晚收、小麦适当晚播技术(简称“双晚”)。

  根据研究显示:玉米每晚收1天,亩产约增加10公斤。如果适当晚收10天,亩产就可增加50公斤左右,高产田增产幅度更大。改变过去“苞叶变黄、籽粒变硬即可收获”为“苞叶干枯、黑层出现、籽粒乳线消失即籽粒生理成熟时收获”,一般在9月25日至10月1日收获。同时在10月10日前播种小麦,不影响小麦正常播种,小麦玉米两熟全年丰收。

  夏玉米适当晚收,有利于高效利用有限光热资源,增加粒重,提高单产;冬小麦适期晚播,有利于冬前稳健生长,安全越冬。近几年,黄淮海地区适应新变化,积极推广“双晚”技术,取得了明显成效。

  黄淮海地区,七八月阴雨连绵,高温多雨,光照不足,九月份光照充足,温度适宜,日夜温差大,有利产量形成。套种玉米早播早发,在产量形成期遇高温多雨季节,难以高产,而夏直播玉米的产量形成期适逢秋高气爽之时,容易获得高产。适当晚收势在必行。(成 晓)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