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9月2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江苏江都市60%行政村建立便民服务中心

本报驻江苏记者 王丹 通讯员 赵扣海

  近年来,江都市供销合作社等七部门以建设新农村为己任,遵循“便民、为民、利民”的服务宗旨,把村级便民服务中心作为前沿阵地,建立服务机制,创新服务模式,开通便民通道,搭建惠农平台。

  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成的日用消费品超市连锁店紧靠农民家门口,成为村民放心消费的好去处,让长期困扰农民的假冒伪劣商品问题得到了解决。与此同时,便民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有效解决了农民就医难的问题;警务室积极维护辖区内治安秩序;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室及时为村民申请代办各种相关手续;司法调解室代理群众信访事项,协助处理信访问题,为村民解答具体法律疑惑,有效化解了村民们的各类矛盾纠纷。

  仙女镇邓院村便民服务中心明确每月15日和30日分别为村支书、村民主任接待日,今年以来,共处理征地、拆迁、分配等问题28件。村民郑广华高兴地说:“过去到村里办事,村支书和村民主任不在办公室,什么事都办不成,现在有了便民服务中心,向村民提供‘一站式’服务,办事方便得多了。”

  各镇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成后,村民在家门口就能进超市买日用品,不出村就可以买到农业生产资料。在农忙季节,村级便民服务中心送肥、送药到田间地头,村民还能免费接受科技指导。农民在服务中心购物放心,价格公道,无假冒伪劣商品,提高了生活水平。

  小纪镇36个行政村都建起了农民健身广场,配建了全民健身设施。村民们每天清晨来到服务中心健身广场锻炼身体;闲暇时间到服务中心农家书屋读书看报,丰富知识,及时获得种植、养殖、加工等多方面信息。尤其是村便民服务中心洗浴设施的建立,改变了过去村民洗澡不方便的状况。

  通过开展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办公室搬进了便民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对密切干群关系、提高基层组织声誉产生了明显作用,还带动了公益性事业的发展,成为村级管理的综合性阵地,解决了以往议事无地点、召集无人去、号召无人理的实际问题。

  按照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四市”、“五室”、“六有”的建设标准和要求,各村加强多功能会议室、党员电教室、农民阅览室、村民议事室等活动场所的规范化建设,做到“一个中心多种功能”,为开展丰富多样地党员活动搭建平台。

  截至目前,江都市已建成村级便民服务中心174个,覆盖全市60%以上的行政村,为老百性构建了一个功能齐全、贴近生活、感受亲切的“十分钟生活服务圈”。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