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啦,塑料膜涨价啦,每公斤上涨4元多;涨啦,农药涨价啦,氧化乐果、敌敌畏等农药每瓶贵了2元多;涨啦,化肥涨价啦,一包复合肥上扬40多元......
农资涨价,伤了棉农的心,今年种棉的成本每亩需要800多元,比往年多投资400多元。成本高了,棉农感到种棉不合算,计划着弃棉改种其它作物呢!
面对此情,河南省新野县城郊乡的种棉能手刘书贵向笔者谈起了他的种棉经。
——不用弓棚烧火炕。建造一个长度为3.3米、宽度为1.3米的塑料弓棚育苗池(可移植1亩),所需的塑料膜、小竹竿投资100多元钱,用火炕育苗床就节省了相应的投资。所谓火炕育苗法,也就是在育苗池底部挖上热气管道,转圈轮回3—4圈热气跑道,跑道用薄竹片棚架起来,上面撒上0.3米厚的牛粪粉屑。然后在育苗池的一角挖个地灶,地灶的火膛直射热气跑道主干道内,每2—3个钟头烧一次火,每次大约在45分钟时间,可使苗池温度保持在25℃左右,温度比例与塑料弓棚内的温度不相上下。火炕催热增温可保持20天左右,使棉苗甩出两片叶,根扎牢,茎变红,高度约在一寸半,使棉苗能独立生长为妙。
——不用化肥用土粪。去年刘书贵种了3.5亩棉花,没有使用一点儿化肥,全部使用的沼气废料、牛粪、猪圈里的土肥,每亩棉田施足底肥,所谓足,也就是保持每亩地5立方米土肥,保障棉苗移栽大田后,达到“胎里富”,扎根快,根茎壮,叶片黑绿壮实。就这样刘书贵去年的棉花亩产籽棉402公斤。
——不用地膜用麦糠。种植春棉往往要用地膜覆盖,照今年地膜的价格来说,一亩地的地膜需投资100多元,刘书贵种春棉3年,没有使用地膜覆盖,却用的是麦糠覆盖法。方法很简单,当棉苗移栽大田后,浇上扎根水,浇水后,趁地皮正湿之际,在棉苗根部撒上一层寸半厚的麦糠。利用麦糠保墒提温,还能够防止地皮裂缝,裂死棉苗。撒一遍麦糠能保持10天左右,撒上2遍,便可“卷旗收兵”。
“嘿!前面我谈的都是些土办法。”老刘顿了顿又接着说,棉花病虫害防治也有土办法,比如用辣子、烟叶、石灰、硫磺熬成硫磺合剂可杀死红蜘蛛;用醋、泔水、少许白糖兑水,放在一个瓦盒里,三个棍子做成支架,瓦盆放架上可引杀棉蛾。唉,我讲这些,现在很少有人用,但只要人勤快,这些办法还是奏效的。一亩棉花可降低三四百元钱的成本,何乐而不为呢!
(曲 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