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08年9月1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新疆自治区供销社
多途径发展合作社让农民真正得实惠


  本报讯  新疆自治区供销合作社为引领合作经济发展,助推新疆新农村建设,近年来先后争取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对供销合作社工作出台了七个政策文件,文件明确赋予了供销合作社引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职责。该社通过自办、联办、培训引导农民创办、经纪人领办等多种途径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目前全系统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575个,同比增长43%,其中规范登记318个,各类行(专)业协会725个,同比增长31%,发展社区综合服务中心3298个,带动农户39.8万户以上,合作经济组织的数量已占自治区总量的一半以上。这些合作经济组织开展了商标注册、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申报,实行了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已日益得到各级党政部门及广大农民的认可,正在成为自治区农村最有生命力和活力的基层经济组织。

  强化培训,助农增收。新疆区社目前已培训农民近6000人次,经过培训的农民大部分成为当地专业合作社的带头人和骨干。乌鲁木齐海莹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发起人在接受培训后,组织116户社员,筹资近千万元,按照“三统一”的标准为城市配送安全绿色的肉蛋奶类食品,月配送额已超过200万元,合作社社员收入比自销平均每公斤高出0.3元。玛纳斯县天汁源葡萄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接受培训后,在县社的帮助下吸收社员105户,股金128万元,2007年共组织酿酒葡萄2400余吨销往外地,实现毛利47万元,给农民让利5万余元。一些农民学员说:“以前参加了许多农民培训,往往都是念念报纸或讲一点实用技术,从没有象供销社这样,不仅不收费,还请来这么好的老师,让我们实实在在地学到了有用的东西,开阔了眼界,知道了自己下一步该怎样干。”

  立足优势,发展特色合作社。伊宁县阿乌利亚乡刺绣合作社是立足于当地哈萨克妇女擅长刺绣,该县又紧邻哈萨克斯坦的地域优势建立起来的。合作社对少数民族传统刺绣工艺实行“五统一”的管理模式,注册了“阿乌利亚”商标,产品已打入周边国家市场。伽师瓜是伽师县具有上千年种植历史的特色产业,但一直未做大做强,2006年县社成立了农副产品购销协会,取得了伽师瓜地理标志保护及绿色、有机食品等系列认证,注册了商标,帮助农民年人均增收126元。去年伽师瓜又通过国家质检局检测,成功入选北京奥运会指定产品。这种合作社发展模式的特点在于,产品市场门槛较高、难以复制、销售稳定、渠道容易打开等,因此,未来的发展空间也非常广阔。

  扩展新内容,农民得实惠。巩留县公尚村综合服务社除传统业务外,增设了农资产品展示、气象预报、农机维修、餐饮洗理、电教图书、棋牌娱乐、医疗卫生和电子商务等服务项目,综合服务功能充分体现。伊宁县社与县人民银行、农村信用社合作,开始尝试专业合作社、供销社、信用社“三位一体”的有机结合,他们依托萨地克于孜乡强农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率先成立了乡专业合作社农信担保中心,由合作社出面担保,按龙头企业的要求为社员配购奶牛,养殖户首付购牛款的50%就可领回奶牛,余款在8个月内从奶款中偿还。通过这些积极的探索与尝试,合作经济组织不同于企业的特点明显体现,其灵活性、便捷性以及人性化使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未名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