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化肥销售季度,又一堂农技科普课开讲了,台下坐满了村里的男女老少,细心的员工发现,公司的总经理李新民自己也坐在了农民朋友中间,他要干什么?
监督农技宣传员的讲课质量?观察农民朋友的听课状况?还是心血来潮凑凑热闹?抑或……?农技师的心里七上八下。一连几天下来,李新民天天如此,农技师沉不住气了。
“李总,您这是葫芦里卖得什么药啊?是不是我讲得不行啊?”农技师忐忑地问。
“讲得很好。”
“那……”
“没什么,我就是想补补课”,李新民不好意思地说。
“那完了我给您单讲。”
“不,和大家一起听,感觉更亲切,呵呵”
经理台下听讲座,在当地还真是一件新鲜事。原来李新民大学学习的是商业企业和经济学管理,毕业后,一直在储运公司工作,主要是经营陶瓷和家电类的买卖,后来组建了佳农农资公司,开始销售化肥。初入化肥市场的李新民对农资行业是个门外汉,化肥知识了解很少。
但如今说到农资,李新民也经营了些年头,缘何要突然开始系统地学习施肥技巧呢?话还要从一次下乡推广中说起,在这期间一位农民向李新民提问,李新民由于不懂,一时无法回答,有些不知所措,这时农技师赶来替他解了围。虽然是件小事,但村里的农民朋友纷纷议论:“他自己都不懂,还给咱们推广化肥,咱咋放心啊? ”这话被李新民听到了,他的心中受到了很大的震动。最初他认为当经理只需会管理公司就可以,没想到化肥销售确实不是块好啃的骨头,只有了解不同化肥的不同特性,才能做到在什么土壤、什么作物、什么时间、使用多少化肥最为经济;必须了解其性质,才能扬长避短,以有限的化肥投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只有对肥料种类有了明确地认识,才能知道如何满足农民的需求,才能让农民朋友放心。公司的发展最重要是靠人,而人的进步关键要靠思想的进步,所以经营农资就要对农资了如指掌。
终于,李新民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课补起来!
对于李新民听课,有农民支持的,有农民偷乐的,但李新民始终坚持自己的恒心。在学习的道路上,李新民做到了比农民还专注,不仅上课认真听讲,下来还找农技师补课,用李新民的话,功夫下得比农民多,知道的才比农民多;要知道的比农民多,才能回答农民朋友的提问。辛苦终换丰回报,经过长期的学习和总结,李新民的农技知识一日千里,用句江湖上的话,已经可以出师了。现在的李新民再也不惧怕农民的提问了,遇到了则是对答如流,人手不够的时候,他还负责临时的农技讲解,农民朋友也不敢小看他了,同时也对他多了一份亲切与信任。
“我现在正在推广有机肥,有机肥是无公害产品生产的一个发展方向。有机肥在腐解过程中,和土壤颗粒形成无机-有机胶体,能吸附较多的施入肥料的阳离子,使土壤溶液浓度不致升得过快,起到缓冲作用,减少肥害的发生。”李新民说着说着就开始给记者上起课来。
“看来您的农技课没有白上,呵。”
“不好意思,一说起施肥我的嘴皮子就痒痒了,哈哈。”
记者手记:
李新民是个热爱学习的人,他平时特别关心科技和信息类的消息,这也是他下定决心学习农技的思想基石。他说:“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国家,也适用于一个公司。专业的知识、经营的思想、销售的产品、推广的技术,都要做到比别人先进,这样公司才能发展,买卖才能长久。”俯身学习方可为农点拨,同其它技术一样,农业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李新民的实际行动是许多基层农资经销商为农服务的缩影,也是农资经销商为农服务的一个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