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混肥是上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二次加工肥料新品种,是在“全国化肥试验网”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测土配方施肥的物化成果。1982年3月25日,在“二次加工肥料”专家论证会上,张乃凤教授根据英文“Complex fertilizer”定名为复混肥。复混肥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转鼓造粒和高塔熔体造粒复混肥,二是全国农技推广中心提出的BB肥,至目前为止,山东烟台五洲施得富肥料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设备最完善的BB肥生产厂家,也是胶结型缓释复混肥和包膜型尿素缓释肥生产能力最大的厂家,因其它国家目前还没有胶结型缓释肥料这个品种,因此,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胶结型缓释肥生产厂家。BB肥的最大优点是,可根据每种土壤和每种作物对养分的需求,灵活地将单质肥料或单质肥料与复混肥料复配在一起,氮、磷、钾总养分含量可达59%,氮含量可达35%,这是其它复混肥料工艺很难做到的。
所谓缓释肥料,是指在一段时间内肥料氮在土壤中缓慢释放,对作物的有效性比原来的氮肥肥效延长;所谓控释肥料,是指肥料养分释放速率与作物各生育期需肥规律基本吻合。大量的试验结果表明,每一种缓释材料所制作的缓释肥料,其氮素释放高峰只有一个,国内外一些学者通过2次或3次包膜,达到养分在不同时间段释放,养分释放高峰可有2个或3个,实践证明不可行,因每增加一道工序,势必导致成本增加,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就是生产不同时间段释放养分的缓释肥,按照作物不同生育期对养分的需求比例,将这些缓释肥掺混在一起,就变成该作物专用的缓/控释肥料。
树脂在土壤中降解周期30-50年,长期施用将破坏土壤结构,硫磺改变土壤微生态环境,树脂和硫磺包裹尿素,生产附加成本高,不适于在大田作物上施用。水溶性聚合物在土壤中可降解,其中间产物可改良土壤结构,生产附加成本只有树脂和硫磺的1/10-1/20,不仅可用作大颗粒尿素和复混肥料的包膜剂,还可直接生产胶结型缓释复混肥、内质型高塔熔体缓释复混肥和内质型缓释大颗粒尿素,是大田作物较理想的缓释材料和缓释肥料。而BB肥设备可直接用于生产大田作物专用缓/控释肥料,在世界上,化肥主要用于大田作物,因此,缓控释BB肥是世界复混肥料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