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9月1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国投罗钾副总经理刘传福:一群像胡杨一样的人


  罗钾副总经理刘传福是这次“穿越罗布泊”团队的总领队,在他的丰田越野车上,我们开始了对这位“戈壁英雄”的采访。汽车在剧烈颠簸中缓慢前行,而刘传福却在思绪激荡中时光倒流。在他的讲述中,一群在戈壁滩上艰苦卓绝、战天斗地的罗钾英雄在我的眼前慢慢浮现,他们不惧艰险,他们甘守孤独,他们就是一群像胡杨一样的人。

  一罐水走了15天

  在哈罗公路没有修通之前,也就是2005年以前,从哈密到罗中罗钾基地,没有路。任何人每进一次罗中,都可能遭遇到预料不到的危险。

  一年冬天,罗钾的一位送水师傅开着罐车为基地送水。途中遭遇暴雪,300公里的路汽车只能以米为单位前行。天黑了,赶紧停下,否则将会彻底迷路,天亮了,抓紧前进,基地那边还在等着用水。当车上带着的取暖木料全部用完之后,夜晚零下20度的低温几乎冻僵送水师傅的手脚,无奈之下,他只好将汽车备用胎裁开,点着备用胎碎片来取暖。一个白天又一个白天,一个夜晚又一个夜晚。送水车终于在风雪交加中到达了罗钾基地,水罐内的水早已冻成了巨大的冰块,大伙开始烧火化冰……

  从哈密出发到达罗钾基地,这灌水在戈壁滩上整整走了15天。

  世界上最好吃的稀饭

  2002年春节刚过,刘传福带着3个人去红柳井找水,红柳井是最有可能找到淡水的地方。他们开着一辆陀螺车,然而就在到达红柳井的时候,他们的车陷进了沙坑,好在车上的人全部逃了出来。

  他们几个人开始一起挖车,因为只有把车挖出来,他们才有可能返回基地。几个人挖了整整一天,直到晚上,一箱矿泉水剩下最后一瓶,车依然没有挖出来的希望。他们只好躺在车边的沙地上度过那个难熬的夜晚。第二天天亮,他们决定仅靠一瓶水徒步走回基地。

  从红柳井到罗中距离是58公里,但是要在烈日下走58公里的坚硬戈壁,不是任何人都能坚持的下来。四个人相互搀扶着在茫茫戈壁上艰难前行,最渴的时候只能用矿泉水的瓶盖倒出一点来喝,因为大家知道这是最后一瓶水。

  就在路程过半的时候,其中一人实在走不动了,刘传福只好让体力最好的一个人赶紧向前走,回去报信。精疲力尽的他们三个走了没多久彻底倒下了,时间在那一刻好像已经停止。不知道过了多久,朦胧中他们听到了汽车发动机的声音……

  到达基地的时候,总经理李浩给他们端过来已经熬了两天的稀饭,几个人都已经眼眶湿润。刘传福说,那一次的稀饭是他吃过的世界上最好吃的稀饭。

  走出沙尘暴

  在罗钾建厂之前,找厂地是关键一步。2001年4月的一天,刘传福他们13个人兵分三路开车出去找地。早上出发的时候天气晴朗,万里无云,但是到了下午六点多,沙尘暴突然来了。

  戈壁滩上的沙尘暴是生活在内地的人无法想象的,刘传福回忆说,那天沙尘暴来的时候天空一片漆黑,狂风卷着碎石、盐块,几乎将车掀翻,他们几个人匍匐着,四下摸索,一个多小时才全部回到车上。当他们拼命冲出沙尘暴,回到宿营地的时候,帐篷已经无影无踪,地面上一片狼藉。然而,更让人担心的是,三批人马回来两批,还有一支队伍不知去向。风还没有停下来,所有人都在为他们祈祷,希望他们平安归来。直到晚上十点多,他们看到远处的汽车灯光,副总工带的队伍回来了,所有人开始在黑夜中的戈壁滩上跳着,欢呼着。

  当刘传福为他们一一递上水杯的时候,这些热血男儿紧紧相拥,泪流满面。

  这是春天的罗布泊,十三位戈壁英雄在汽车上度过了那个难忘的夜晚。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