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9月1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惠农通”开通致富路

张俊杰 王瑞宏 王永忠 白玉锦

  和顺县农信社推广“惠农通”创建信用工程现场会。

  今年以来,和顺县信用联社在引深惠农工程工作中,积极探索切实解决农民贷款难的新途径,全面推行“惠农通”贷款业务,让农民贷款真正实现了“一证通”,农民们把“惠农通”贷款亲切地称之为“没有存款的存折”。 

  找结症:农民贷款为何还这样难?

  和顺县地处太行山腹地,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广大农民的生产、生存条件极为恶劣,辖区内到处是崇山峻岭、悬崖峭壁,农民人均耕地只有2.41亩。

  近年来,和顺县农信社坚持以支农、扶农为重点,大力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为推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工作中,农民贷款难问题仍然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为此,和顺县信用联社于2007年初,在全县系统广泛开展了“走百村、进万户”亲民惠农大调查活动。

  通过全县信用社员工两个多月起早摸黑加班加点与农户面对面交流,对全县100个村10177家农户每一户的生产、生活基本情况(涉及20个大项75个小项)的大调查活动,联社找到了农民贷款难的主要症结:一是对农户资信情况和还贷能力不能迅速准确把握,存在“惜贷”、“惧贷”现象。二是贷款审核时间长,效率低。由于山区农村地域广、农户多而且分散,加之交通不畅等原因,信贷员审核每一笔农户贷款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最短的要两三天,长的则需要十几天甚至更长。三是农户贷款积极性不高。农户贷款环节多,一些农户为办一、两千元贷款,不仅要跋山涉水、翻山越岭,而且还要花掉一笔车费、生活费等,即使如此,有的农户费尽周折还不能及时贷到款,挫伤了农民的贷款积极性。松烟镇南天池村农民王天明想贩运粮食,找到信用社贷款,但因贷款环节多,担保人不好找,始终没有贷到款,他埋怨到:“贷款贷款真难办,愁煞农民庄稼汉。”四是农户缺乏信用意识。过去由于缺乏约束机制,一些贷款农户养成了“有钱不还”的习惯,欠贷欠息,习以为常,增大了农信社的贷款风险。

  破难题:让信用成为“通行证”

  针对当前农民贷款难,信用社不敢放的问题,和顺联社紧紧抓住转变干部员工思想观念这条主线,多次召开专门会议进行研究讨论,在松烟信用社率先推出一项便民贷款新产品——“惠农通”, 并制定出台了《“惠农通”农户贷款证使用管理办法》,一经推出受到广大农民朋友的热烈欢迎。

  “惠农通”贷款是指农信社通过对服务区域内农村农户进行信用村、信用户的信用等级评定、公开授信,同诚实守信、信用社评定合格、自愿联保的农户签订三年有效的借款合同,核发《农户信用贷款证》,农户持贷款证、有效身份证明、印鉴以及村委出具的贷款用途证明到信用社柜台随时办理的贷款。

  “惠农通”贷款主要优点有四个方面。一是过去农民贷款需要提供担保或抵押的手续,办理时费用高、手续复杂,“惠农通”贷款使农民贷款变得更容易;二是不受信用社贷款指标的限制,并享受贷款利率优惠;三是贷款证三年有效,符合农户借款使用期限不确定性的特点,省去了大部分农户年年办贷款的麻烦和很多费用;四是借贷灵活,借款人可以在授信额度及期限内随意贷款,用多少就借多少。

  松烟镇寺南坡村农民甄建军到当地信用社办理“惠农通”贷款,不到10分钟就拿到了贷款,还对旁边取存款的老乡说:“我这贷款不比你取钱慢,卖化肥的老板看到我有‘惠农通’,化肥都给我提前装上车了,就等我回去付款呢,他说看到‘惠农通’就等于看到现金了。”一些农户还不太相信信用社给农民带来了这么好的政策,带着刚到手没几天的“惠农通”到信用社贷了一千块钱,在家放了几天后又马上还了回来,结果是业务正常受理了,而且办业务的速度比以前更快了,农民兴奋地举起手中的“惠农通”说:“如今我们有了自己的贷款绿卡啦!”

  见成效:实现多赢的“好路子”!

  和顺县农信社通过实施农民贷款“惠农通”, 不仅解决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而且实实在在取得了成效。

  实现了农民与信用社的互动互赢,首先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信贷员主动走村进户对农民进行宣传调查了解,集中评定授信,实行了阳光办贷程序,全面接受群众监督评议。松烟镇雷庄村是全县实现“惠农通”的第一村,雷庄村的农民拿着贷款证买了绒山羊,办了醋厂、豆腐厂、养猪场,养殖、种植、加工一起上,全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明显增加。今年县里组织在该村开了现场会,村民代表口口声声称赞信用社好。很多村干部看到这种情况主动到信用社要求到其所在村进行“惠农通”评定授信。

  提高了信用社员工工作效率,“惠农通”贷款的推行,彻底改变了过去发放贷款先由农户申请,村、社盖章证明,信贷员调查核实,然后逐级审批的传统办法,减少了许多中间环节,使农民贷款就像提取存款一样方便、快捷。农户贷款只凭两证一信一章(即贷款证、身份证、村委介绍信、私章)就可直接到信用社办理贷款;信用社任何一位临柜业务人员只要在电脑中调出该农户的信用档案,查出授信额度或贷款余额,便可以核发贷款,让农民真正感受到了信用社就是自己的“银行”,更是自己的“农贷超市”,农民称赞信用贷款证为“致富绿卡”。

  大大地提高了农民的信用意识,切实减少了农信社的贷款风险。“惠农通”贷款的推行,增加了贷款的透明度,农民感受到了贷款的甜头和实惠,都愿意及时归还贷款,确保自己在信用档案中有一定余额,这极大地降低了信用社的信贷风险。与此同时,信用社还根据农户信誉程度的变化情况及时变更信用等级和贷款限额,使广大农户的信用意识明显增强,“守信光荣、毁信可耻”和“人人守信用、共同来致富”的信用氛围日益浓厚。信贷员李临年说:“如今上门收贷、逾期不还的现象越来越少,‘要我还钱’已向‘我要还钱’的观念转变,守信用、讲信用成了农村的新风尚。”今年上半年,全县农信社到期收回率为87%,比上年同期提高了44%;逾期贷款收回率为89%,比上年同期提高了  100%。

  强化了农信社服务“三农”的职能,有效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惠农通”贷款的推行,全县农信社努力改进服务方式,变被动为主动,不仅切实加大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推广力度,增加了支农贷款的投入,而且通过资金的导向作用,引导农户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扩大了消费需求,拓展了农村市场,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目前,全县信用社都启动了“惠农通”工作,共发放“惠农通”3792个,授信金额3875万元,办理“惠农通”贷款额达1130万元。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