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9月1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改革中化解矛盾 发展中解决问题
——山西省农村信用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王亚谈如何建设区域性现代金融企业
蔡靓 张占果 马志宝 汪晓东

  山西省农村信用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王亚(右一)到贷款农户的西红柿园调查了解信贷需求。

  编者按

  今年以来,山西省农村信用社业务经营保持了快速发展,各项经营指标均创历史新高;合规文化建设逐步深入,内部管理更加趋于规范;“三千三百惠农工程”向纵深推进,服务“三农”受到各级政府和地方百姓的充分肯定,各项工作整体呈现出协调推进的良好态势。特别是5月下旬以来,全系统按照省联社党委的统一部署,深入广泛地开展“求和谐树形象创佳绩”主题竞赛活动,起到了弘扬正气、鼓舞士气、聚集人气的积极作用,为下一步的改革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营造了良好氛围。近日,本报就如何建设区域性现代金融企业专访了山西省农村信用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王亚。

  “员工队伍整体素质与信合事业发展形势不适应,经营管理体制与建设现代金融企业目标不适应,金融服务手段与客户的期望和需求不适应,现有的企业形象与激烈市场竞争不适应,风险预防控制体系与行业的高风险不适应等等,可以说矛盾错综复杂。”采访一开始,王亚就给记者列出了当前山西省农村信用社面临的种种困难和问题。

  上任三个月,王亚通过下基层调研,通过监管部门的反馈沟通,通过与机关基层的同志们座谈了解,通过处理和解决一些具体事情,深入地了解了山西省农村信用社的问题所在以及解决问题的紧迫性。

  “不尽快解决这些问题,就会严重制约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发展,”王亚说:“但反过来讲,我们也不能停下来单纯盯着这些问题,就问题解决问题,而要因地制宜、积极有效地推进改革发展,靠改革化解矛盾,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全省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发展,需要做的工作很多,但从宏观上看,队伍建设是根本、转变作风是保证、打造品牌是关键,最终实现区域性现代金融企业的目标。”

  着眼根本点狠抓班子和队伍建设

  “当前全省农村信用社存在的问题,归根结底一条,主要是人的问题。有些问题是因为人的不作为造成的,有些问题是由于人的乱作为引起的,还有些问题是由于人的能力素质与岗位不适应、对本职不胜任而造成的。解决人的问题是解决诸多问题的根本所在,我们必须在加强班子和队伍建设上下功夫、见成效”,王亚对记者说。关于如何解决“人的问题”,他指出:

  首先要强化选人用人这个环节。选人用人,是班子和队伍建设的首要问题,是开展工作的前提条件,也是各级党委和主要领导的基本职责。在这上面做不好,党组织就是不作为,主要领导就是失职。在选人用人的问题上,我们要全面实行“三个推荐”,即群众推荐、组织推荐和业绩推荐,真正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不出事的干部选出来,这样的话,队伍建设就会有坚实的基础和可靠的保证。

  要形成团结干事的良好氛围。领导班子是一个单位的核心、也是“车头”,班子能不能团结一心谋事干事,直接影响整个单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直接决定整个单位的工作成效与发展业绩。在班子建设上,各级都要处理好讲团结与讲原则的关系、相互监督与避免扯皮的关系,以及工作交往与个人感情的关系,真正形成集体的合力,推动工作的开展。

  要激发各级员工的内在动力。员工队伍是农信社的主体,是干好一切工作的基本依托。广大员工能否以主人翁的精神爱岗尽责、努力工作,是改革发展成败的关键。如何从根本上调动大家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内心激发大家的工作动力,是需要各级管理人员深入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这方面,重点要做到以下四点:选用得当、绩效挂钩、奖惩分明、人文关怀,让每位员工都心甘情愿为农村信用社的发展贡献才智与辛劳。

  此外,要实现新老更替的良性循环。员工队伍的低学历和老龄化,是当前队伍建设的一个突出矛盾,也是制约农信社改革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截至2007年底,全系统在编员工35岁以下的占比为37%,大专以上学历的占比为52%,其中许多是后续学历,“水分”较大。省联社近几年致力于改善这种现状,面向社会招聘员工、筹划用工制度改革,并且在部分市县进行了试点,做了一些工作,下一步还要加大力度,快速稳妥地实现员工队伍的新老更替。

  抓住关键点转变作风推进工作

  以什么样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来抓好各项工作落实,至关重要,这是改革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信合事业能否健康发展的保证。王亚说:“说一千道一万,工作落实是关键。省联社远规划、近打算,定措施、想办法,反复强调提要求,但落不到实处的话全部归零。”他表示,从当前的现实情况看,在作风建设上重点要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坚决克服“官商”习气。“官商”,最简单的理解就是“商业经营中的官僚主义”。当前不少基层的干部员工缺乏服务意识,潜意识里认识不到自己从事的是服务行业,是为百姓服务、为客户服务的,而是把存款当作财富,把放贷当作权力,以“财神爷”自居。这样的理念与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是背道而驰的。目前的农村金融市场,已经成为各种金融机构关注和争夺的焦点,农信社“一家独大”的地位面临着严峻挑战。面对这种形势,山西信合系统所有人员必须坚决摒弃“官商”习气,牢固树立市场观念和服务观念,切实强化营销意识与竞争意识,通过联络感情、提供方便、完善服务,千方百计稳定已有的固定客户,积极主动培育和吸收新的优质客户,不断巩固和拓展市场空间,真正把客户当作“上帝”来看待、把资产当作商品来经营、把服务当作产品来推销,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坚决纠正“务虚”做法。通过到基层调研,王亚发现,一些同志讲起来头头是道,但一说到具体事情就含糊其辞,对辖内的员工队伍底数不清,对本级的经营指标掌握不全,对当地的市场情况把握不准。还有一些农信社,表面上看要声势有声势、要看点有看点,但掩盖在后面的却是经营管理不规范、资产质量不真实、监管指标上不去。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务实、务实再务实,尤其作为市县领导和机关部门负责同志,宏观上的东西要学习、要了解,但更多地还是要抓具体、具体抓,沉到一线掌握情况,针对问题研究措施,盯着末梢抓好落实,少一些空谈家、多一些实干家。

  坚决杜绝“作假”现象。王亚强调,对于各种各样的弄虚作假,都不要报有任何侥幸心理,只要是假的迟早都会暴露,山西农村信用社今年从清理借冒名贷款入手,要彻底查纠各种弄虚作假的问题,对相关责任人从重、从严、从快处理,绝不姑息。切实通过从严整治,在系统上下形成讲实话、办实事、报实情、求实效的良好风气。

  培育核心点打造山西信合品牌

  “我从上任之初就始终强调树立形象、打造品牌这个问题,”王亚说:“因为作为一个企业来讲,要面对市场、参与竞争,形象和品牌至关重要,这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全省近期开展‘求和谐树形象创佳绩’主题竞赛活动,树形象作为一项主要内容,现在已经引起各级的高度重视,各地都结合实际做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下一步,省联社将在这方面加强统筹与指导,采取一些具体的动作和措施,创出山西信合的品牌。”

  王亚告诉记者,山西农信社至少要树立以下三种形象:

  树立全省一体的形象。尽管山西现阶段改革的目标是以县联社为单位统一法人,每个县联社都是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单位,从法理上来讲,要保证相对的独立性。但从市场竞争和生存发展的角度来看,任何一个市、县农信社的品牌都不会有“山西信合”这个品牌响亮,都不会比“山西信合”这个品牌更有竞争力。因此,必须把所有市县的信合小品牌汇集到“山西信合”这个大品牌下,全省一个标识、一种称谓、一个整体形象,通过上下共同努力,让“山西信合”这个品牌叫响全省、家喻户晓。

  树立百姓银行的形象。农信社在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面向“三农”、服务“三农”,与老百姓距离最近、感情最深,这是我们的传统,更是我们的优势。基层信用社的同志经常进农家院、坐农家坑、吃农家饭、想农家事,逢时过节组织职工与农民一起排节目、搞联欢,增进感情。这种做法非常好,农信社就是要走进农村、融入群众,通过感情互动让百姓了解我们、信任我们、依靠我们,真正感觉到农信社就是自家的银行,就是最贴心的理财人。

  树立与时俱进的形象。从内在来讲,要不断更新理念、完善机制、规范管理,提升素质、改进服务,切实练好内功。从外观来讲,要改善基础条件、开展优质服务,直观上让人们看到现在的农信社已经不是以前的农信社。同时,要利用各种有效媒体、通过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展示形象,树立起农信社与时俱进的崭新形象。

  主攻薄弱点努力建设现代金融企业

      银监会为农信社确定的目标是:用5—10年时间,建设成为法人治理结构完善、资产质量提高、财务状况良好、服务功能完善的区域性现代金融企业。王亚表示,要想将山西省农信社打造成区域性现代金融企业,任务艰巨、时间紧迫,必须争分夺秒、推进发展。当前要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在完善经营机制上下功夫。截至目前,山西省农信社专项央行票据兑付完成了84家,占比为76.4%;统一法人改革完成了50家,占比48.1%,并且有望在下半年加快进度。但央行票据兑付,从中央决策的目的来讲,是为了推动农信社经营机制的转换;统一法人改革,只是转换经营机制的一个开头,更加重要而艰巨的任务还在后面。所以,央行票据没有兑付成功、统一法人没有挂牌开业的,先集中精力做好这些基础工作。这两项改革已经完成的联社,要着手在完善经营机制上动脑筋、下功夫,真正实现从管理服务型向经营管理型的转变。

      在优化资产质量上下功夫。截至6月底,全省农信社共清理不良贷款28.5亿元,不良占比下降了6.2个百分点。优化资产质量,关键是抓住两个环节,也就是“清旧”和“控新”。在清收旧的不良贷款上,省联社于六月初专门召开过现场会,总结经验,推广了一些好的做法。在控制新增不良贷款上,除严格落实有关信贷规章制度外,要注意把握宏观经济形势,及时关注经济动态和金融市场,有效规避可预测的风险。同时,各级都要深入研究什么情况下不可以放贷,摸索规律、总结经验,有效防范经营风险。

      在提高服务水平上下功夫。服务水平的高低是能否赢得客户、占有市场的决定性因素。目前,我们一方面要积极地、快速地改善硬件设施,但更重要的是立足现有条件,努力改进服务态度、服务流程和服务方式,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在确保安全稳定上下功夫。王亚强调,一是切实抓好案件治理,要反复抓、抓反复,深入抓、抓深入,严防死守。要继续把好思想引导关、制度落实关、流程控制关、监督检查关和责任追究关,切实扼制案件高发势头,防止新的案件发生。二是切实做好安全保卫,我们要教育全体员工增强安全保卫意识,认识到危险就在身边,切切不可麻痹大意、放松警惕。同时,要着力改善基层信用社的安全保卫设施,严格落实各项安全保卫制度,最大限度地预防“四类”案件发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