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不化,竟然漂在稻田的水面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化肥真的有问题?还是另有蹊跷?
2006年夏的一天,一位农民手捧着所谓的“假化肥”找到苏良,要为自己所买的化肥讨个说法。农民振振有辞,认准了手里的化肥存在质量问题,原因就在于化肥撒在水稻中不融化,要求苏良赔偿其经济损失。面对一脸无辜的农民,苏良犯起了嘀咕:化肥是湖北祥云的,合作近十年从没出现过假冒伪劣产品,难道是制造工艺上出现了问题?要么是有人从中做乱?苏良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他先将农民的情绪安抚下来,随即叫了辆车与农民一起到稻田走一趟。
来到稻田,一颗颗小化肥粒果真浮在水面,再看看地边上的化肥袋确实是祥云的真品,这一切让苏良心中疑云顿起。祥云品牌进入当地已有十年的时间,从苏良开始推广那日起,所有使用过祥云肥料的农民没有不竖大拇指的,这也是苏良为何要与祥云长期合作,并且年销量逐渐上涨的原因。可就在眼前的稻田里,浮在水面上的化肥该怎么解释?如果真是质量问题,消息一传开,今后的销售该怎么做?
短暂的沉思后,苏良走到农民面前,表情没有显示出丝毫疑惑,而是很镇定地向农民保证:今天的事情一定会查个水落石出,日后如有半点损失,责任由他全权承担,但是在没有弄清真相之前,农民要对此事守口如瓶。农民见到苏良如此诚意,首肯答应了。
从稻田的水面上,苏良捞了把化肥,掏出卫生纸将其擦干,装进密封袋。他要将这袋肥样带到“祥云”的大区经理面前,他要为此事查个水落石出,此刻的苏良感到手中的化肥分量很重,因为这不单单是一个农民的收成问题,同样也是一个经销商的信誉问题。经营化肥这么多年来,苏良一直将化肥的质量看做首位,做农资就是为农民服务,无论赚钱多少,只要庄稼长的好,不坑农害农,就是一个农资经销商道德标准和最起码的良心准则。
怀着忐忑的心情,苏良将肥样带到大区经理面前,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叙述之后,祥云负责人对此非常重视,他们首先检查了肥样的真伪,进行了细致的检验,从厂里调来了此批肥料的合格证明和检验报告,还派了厂里的技术人员到现场勘察,经过一番考察,专家得出结论是:由于化肥颗粒在一定温度和气候条件下,颗粒的中央会出现气泡,由于水的浮力,在没等化肥彻底融化前会浮出水面,造成此类现象。
一切都已真面大白,苏良长长舒了口气,缠绕在他头上所有的忧虑都彻底消除了。回到稻田,之前浮在水面上的化肥粒不见了,他告诉农民,相信祥云,相信他,如果今年的收成比村里的最高产量少,他将补赔损失。苏良的一席话让农民心里暖融融,等水稻收获季节农民并没有去找他,苏良还是亲自又到农民家里走了一趟,他说,负责就要负到底!
记者手记:受地域和种植环境的影响,山东菏泽祥瑞农资公司的销量并不算多,但经理苏良是个有故事的人,正如他所说,只要面对农民,每天都会有新故事发生。我相信,无论销量的多少,农资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本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