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9月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敢问专家哪里来?

张立宁

  到农村走访,经常看到一些农资店门外挂着醒目的招牌:“本店特聘××专家坐诊”;“特聘寿光××老师现场指导”。在某个镇一个蔬菜市场上,几乎每家农资店都挂有“专家坐诊”的招牌,如果真是专家坐诊,那对农民和经营者来说都是一桩好事。但有些农资店以“专家”的名义招揽顾客,这种做法值得议论。

  经笔者调查走访,不少店虽然挂着“专家坐诊”的牌子,实则徒有虚名,有些即便从外地聘的所谓的专家,也是既无其名,也无其实,甚至打着“专家”的幌子,向农民兜售假冒伪劣产品;还有一些所谓的专家,缺乏基本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讲起来头头是道,干起来一道没有,农民对这一类的“专家”很不以为然。难怪有些农民讲:前几年农民盼望专家下乡,这几年农民怕专家下乡,究竟谁是真专家,农民搞不明白,也不知该听谁的好。看来很有必要在农资界搞几次“科技打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的根本出路靠科技,农民需要知识,更需要一些实用的生产技术,很希望一些专家走出院校和科研单位,到他们中来,向他们传授生产经验,指点致富秘方。作为经营者如能主动邀请一些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为农民指导生产,这当然是一大善举,但切不可依“专家”之名,干唬弄农民之事。

  笔者在这里要问的是:那些挂着“专家坐诊”招牌的农资店老板,你从哪里聘请的专家,你店的专家来自何方?这些“专家”能否真正担负起为农民服务的重担?

  令人可喜的是,这几年山东省农科院和青岛农业大学等著名高校院所经常派专家到企业、下农村搞调研,与农民面对面指导农民生产,受到农民广泛好评。也有一些在生产和经营中通过实践锻炼产生的一批农民公认的“土专家”,如平度市崔家集镇陶风海、平度仁兆王伦世、临邑林子镇双赢农资公司经理王德和等一批农资人,经过多年在一线摸索和生产实践,掌握了大量的农业知识,他们在当地为农民解忧排难,虽然他们并非出自名校,但他们都身怀绝技。笔者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真诚呼吁更多的农资界的朋友,向他们学习。在生产和经营第一线,经过长期的扎实工作和生产实践,成为真正的行家里手。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