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9月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化肥行业再刮“关税飓风”

本刊编辑部

  从2008年9月1日起将氮肥及合成氨的特别出口关税上调至150%,并实施至2008年12月31日;

  从2008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对除上述两种产品外的其他化肥及化肥原料继续征收100%特别出口关税。

  ——摘自《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调整化肥类产品特别出口关税的通知》 

  在今年几次传闻都接连变成现实的情况下,相对于4月的100%特别关税,行业对于9月的“关税飓风”已经有了充足的心理准备。在关税政策正式公布后,企业少了些埋怨,更多了些理性的思考。

  尽管企业已经意识到,在新关税政策之下,如果国家不采取相关的配套政策对企业进行扶持,企业将要面临重重困难甚至生死考验,但是在保护国内资源、保护农民利益的大局面前,大多数企业还是表现出了应有的大局意识。

  但同时,一些行业人士也提出,关税政策只是保护资源、保证国内供应的一种手段,从几次调整关税的效果来看,虽然对化肥出口有所遏制,但是企业的成本压力与产能过剩等问题仍无法消解,仅靠关税政策,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市场存在的尖锐的矛盾;解决市场矛盾,国家政策的长期性、前瞻性以及对农民收入的支撑政策至关重要。对此,本刊将陆续刊登业内外知名人士的精彩分析,共同把脉化肥市场。

  湖北宜化集团副总经理张新亚:

  尿素价格的升高,很多人认为是出口的带动,但实际上主要原因是煤炭等原料价格的高涨,出口只是一个次要的作用。这样的出口政策只会让国内的企业更加难受,甚至停车,但实际上还是不能解决农民买价廉质优肥料的问题。

  产品的价格是由成本决定的。磷复肥也是一样,没有高压的出口政策,价格一样会涨。磷酸二铵的成本已超过了4500元/吨,45%的硫酸钾复合肥的均成本在4000元/吨左右,主要是硫磺等原料价格的推动。现在国际市场价格也很高,如果国家调低关税,企业还可以用出口的利润来补贴本国农民。另外,国家直接收了关税也可以直接补贴农民。如果磷酸二铵4600元/吨,按4100元/吨卖,不太现实,只有停车减产。现在的情况是,限制出口的那批肥料,厂家根本就没有生产出来,现在是逼着减产,货源也不会太多,价格怎么会下降呢?因此,目前的情况是这样企业很难受、很困难,而农民也没有真正得到实惠。 

  湖北省黄麦岭磷化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刘显成:

  站在保护资源的角度,国家出台这个政策是应该的。

  但是对于行业来说,由于产能过剩,无论氮肥还是磷肥,国内市场供大于求,完全遏制出口,将导致企业在国内的竞争更加激烈,亏损竞争的后果既是企业的损失也是国家的损失。国家应该在保证企业生产成本的情况下,适当实行出口配额制,减少企业和行业的亏损,避免资金和资源的浪费。

  目前行业面临的另一个严峻的形势是,一方面国家不断出台新的关税政策控制出口,另一方面一些新的产能还在配置和膨胀,市场的产能已远远大于市场需求,从这个方面来讲,国家应该对行业规划进行合理的控制和配置,或者设置相关门槛,根据国内市场的实际需求量来控制产能的增与减的问题,使得国家政策更加清晰化,管理实效更加有实际意义。下一步,企业要面临的问题是资源的整合、工厂的整合以及优化资源结构等问题。     

  湖北大峪口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销售部部长李振奇:

  新关税政策的出台,明确表明了国家的态度,就是要坚决杜绝出口,直接目的是保证国内供应;而更深远的意义在于保护国内资源。我个人认为,政策出台是正确的。从作用和影响上看,新政策的出台,几乎杜绝了出口的可能,能够起到缓解国内供应紧张的作用。

  但是政策能否从根本上起到促进农业生产的作用,仍有待观察:一方面,化肥价格跟国家的政策有直接的关系,现在磷复肥原材料供应已相应的比较平稳了,硫资源价格在下降。按照正常市场反应规律,这种成本下降,将在明年才能体现出来。价格下降到去年春天时的价格仍需等待时日;二是化肥价格能否达到农民预期、促进农民耕种意识,仍要受化肥成本的考验,现在化肥成品的成本都不低,价格跌破成本的可能性很小,农民能否承受?只有价格低下来,老百姓才能开始用肥;三是国家对农民粮价采取的措施,对农民的收入能有多大的支撑也很重要,如果农民的收入仍旧维持现状,那么对扭转农业现状的作用还很难说。

  在经过上一阶段政策的作用及去年产能的释放和膨胀,国内的磷复肥竞争已经相对白热化。目前整个行业的开工率约只有70%,按照这种情况,企业今年下半年可能会经历一个艰难的过渡期,最少也得维持到明年上半年。这种情况将促进行业新的整合,而新的整合从资源、资金、品牌、技术、包括管理上将会向优势企业倾斜。

  开门子农化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方秋保:

  我赞成国家实行出口限制的政策。虽然价格没有降下来多少,但是如果没有出口限制,现在价格会更高。尿素、磷酸二铵、氯化铵都是如此。这一轮煤炭涨价过后,尿素的生产成本更高,已经超过了2000元/吨,不控制价格的话,市场的价格会更高。即使成本到了2300-2500元/吨,煤电紧张的因素决定了尿素供应的紧缺,这个时候再出口,情况会更加糟糕。因此尿素新的出口政策我是赞成的。

  磷肥出口政策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也非常到位。国家的关税幅度是合理的,9月份以后的关税也是相对高位,这也是理性的,因为中国没有必要把世界磷肥的价格拉下来,同时,这样也不会抬升国内价格。

  部分基层经销商:

  据本报记者对基层经销商的调查显示,9月1日开始实施新的关税政策后,国内尿素市场保持持续下滑趋势,山东、河北的价格降幅明显,主流发货价已经降到2200-2220元,与上周一比较价格降幅可达150元左右,但销售情况一般,价格回落趋势仍较明显。厂家的心理防线普遍定在了2200元/吨的水平,但从目前来看,仍有下滑趋势。

  在河南地区,本地尿素较前期已经下跌100多元,部分外运进入河南市场的尿素甚至下跌了200元左右,关税上调的影响已经凸现,经销商认为,后期尿素价格还会进一步下跌,如果国际市场尿素价格不会有太大的上涨,尿素出口的大门就可能被关死,这样一来,港口保税区的尿素,有一部分可能回流内地,使内地市场的供给量加大,这样尿素下跌的趋势可能就会进一步加剧;而即使国际尿素市场的价格进一步上涨,国家还会有一整套新的措施来应对,因此下半年的尿素价格应该呈现一个稳定或者下跌的行情。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