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记优秀共产党员、湖北祥云集团董事长、总经理胡华文
李文泰 李亚明

  2007年7月3日,那是艳阳高照、酷暑难当的季节,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在各级领导的陪同下,第二次来到祥云集团。此时的祥云集团已不像往日,现代化的厂房一幢幢林立,宽阔的道路两旁是绿草荫荫。尤其是在公司50万吨高浓度复合肥生产区,俞正声笑容满面不时的点头称赞,“祥云发展的这么快,真是没想到啊!”临别时,俞正声紧紧握住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胡华文的手说,祥云集团要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加快技术创新,加强企业节能减排,走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争取以更快、更大的发展造福于人民。

  2007年实现企业销售收入15亿元,2008年1至6月份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全年有望达到25-28亿元,企业总资产增至到目前的12亿元,员工人均收入由2003年8000元增至2007年的15000元。企业由此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全国民营化工优秀企业等称号。在胡华文的带领下,企业规模、经济效益和职工收入稳步增长,祥云集团的广大员工都庆幸遇到了一个好的带头人。

  几年来,胡华文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始终保持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尽职尽责,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与广大员工在一起为实现和建设祥云化工城的奋斗目标,作不懈地努力,为振兴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先后多次获得省级、市级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等光荣称号。2003年荣获湖北经济十大风云人物、2004年荣获湖北省优秀企业家、2005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这一切荣誉都是汗水与勤奋、努力与付出的结晶。

  

  说到党员这个名字,人们会联想到奉献、敬业、责任。会联想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更会想到哪里有困难和危险,就会出现党员的身影。1989年胡华文从黄冈师范学院毕业后,分配在祥云集团公司工作,1995年便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作为一名党员,自举手宣誓的那天起,胡华文就把自己交给了党组织,他说,作为一名党员,必须一切行动听从党的指挥,必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他的誓言,为振兴民族化肥工业,实现祥云跨越式大发展,我愿献出自己的青春和智慧以及所有的一切,绝不言悔。机会总是垂青那些有理想、有抱负、有坚定信念的人,成功也总是向那些时刻有准备的人招手。新世纪的钟声敲响了,2000年的新春已是越来越近,神州大地一片欢呼,喜庆的景象,人们都在忙着准备着过新年,但此时,曾经有过一段辉煌历史的祥云集团,却遭遇着寒冬的刺骨。由于观念滞后、管理不善,账面亏损额达500万元,企业发展走入了低谷。2000年3月,就在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胡华文通过员工两次民主推选走上了总经理岗位。上任后,他以年轻知识分子的果断和智慧,冷静分析企业现状准确把握市场脉搏,大胆改革,锐意创新,针对企业 弊病和市场变化,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

  他推出的“三统一放”的管理机制。“"三统”,即计划统一、产品销售统一、物质供应统一,“一放”,即生产组织管理放开。推行层层承包,实行风险抵押,不断完善考核机制,使二级厂拥有生产组织权、工资分配权、劳动用工权和部分资产更新权等;充分运用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以海尔的内部市场链为样板,分公司与分厂、工段与工段全部推行市场化交易,一系列管理创新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

  胡华文认为:科室部门管理人员过多,是祥云发展的“瓶颈”,人浮于事,层层推诿,管理繁琐复杂,只会制约企业的发展。在经过深思熟虑后,他决定先从后勤机关部门“开刀”,将十几个部室砍去三分之二,领导班子成员由18人精简到6人,在岗工人由原来的1800多人减至1200人,且对分流的600余人实行轮岗培训,让他们提高技术素质后再竞争上岗,不把就业压力推向社会。他学习海尔经验,引入人才赛马机制,对一些掌握实权的敏感岗位实行轮岗制和末位淘汰制,选拔一批有能力、 有技术、有才华的年青知识分子担任中层管理干部,使企业进入良性循环发展的轨道。

  他打破国有企业分配制度的模式,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建立了“能者多劳,能者多得”的分配机制,让有能力的职工先富起来,改变过去上班即发工资的“大锅饭”,把职工工资同劳动绩效紧密结合起来。

  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激活了企业一潭死水,使祥云冲出了绝境,焕发出勃勃生机。当年九月便扭亏为盈,年底盘点时,盈利500万元,从亏损500万元到盈利500万元,胡华文首战告捷。

  

  胡华文时常在职工大会上说:“一个人富裕了,不算富,只有大家生活好啦、腰包里鼓啦、才是真正的富裕,作为一名党员就应该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充分发扬共产党员‘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无私奉献精神,充分体现党员的先进性,党员的责任就是带领广大员工走上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正是怀着这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多少个不眠的夜晚,他经常半夜醒来,苦思冥想,如何才能让广大员工共同富裕呢?他认为,只有加快企业发展步伐,才能让广大员都富裕起来,企业要想实现持续、快速发展,就必须注重技术创新,必须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和加大技改力度,通过采取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来提高现有装置的生产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自2001年开始至今,他不断加大企业建设投资力度,扩大企业生产规模。仅2007年一年就投资达3亿元,建设了硫酸、复肥、磷铵等工程,使硫酸生产能力达到80万吨/年,复合肥生产能力达80万吨/年,磷酸一铵生产能力达65万吨/年,磷酸生产能力65万吨,磷肥生产能力达20万吨/年,合成氨生产能力达10万吨/年。

  市场形势风云变幻,企业竞争力日趋激烈,一个企业靠单一的产品是很难经得起市场浪潮的冲击。在巩固农用化工的同时,胡华文又看到了精细化工产品的发展前景,提出了“盘活现有装置求生存,开发精细化工促发展”的企业发展战略。他上北京、去上海、到重庆、跑武汉,从各地权威研发机构和大专院校高薪聘请化工专家联合开发消毒剂和消毒剂原料药。在广谱高效抗 菌剂--三氯生开发成功后,胡华文又相继自主创新开发了邻苯二甲醛、羟基苯甲醛、甲基吡啶磷、VAC等系列精细化工厂品。2005年9月他又投入巨资3000多万元建设3000吨/年间苯二酚项目,成为全国最大的间苯二酚生产基地.胡华文还以硫酸为原料,进行硫酸产品的深加工;以磷酸为原料,开发工业级或食品级磷酸盐系列产品;以工业废渣磷石膏为原料,开发水泥缓冲剂和建筑板材。

  在内部发展的同时,胡华文又着眼于企业未来的发展,通过股份合作的形式,在外部建设硫、磷矿基地,相继成立了宜昌华汇中低磷开发有限公司,宜昌楚原化工有限公司,利川市白果湾硫铁矿有限公司,与宜昌兴发集团联合开发磷矿矿山等,这些都为集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3年,祥云集团改制为民营企业,胡华文在改制大会上深情地说:“不管祥云的体制怎么变,但依靠职工办企业的方针永远都不会变”。祥云民营化后,员工的待遇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得到显著提高,2004年全体员工的平均收入为9000多元,比改制前多出了1000多元。他为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全面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胡华文不断建立健全企业管理各项制度,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大力实施人性化管理,积极探索民营机制下的企业发展模式。他拿出40万元股东红利设立祥云奖励基金,用于奖励有突出贡献的员工;接着又出台《员工子女助学奖励办法》,凡是在集团连续工作五年以上的员工,其子女考上中学、大学均有资格 申请领取1000-10000元数额不等的奖学金。并每年还组织优秀员工及劳动模范到沿海发达地区的知名企业参观学习,到国外旅游观光。

  胡华文经常深入生产一线,了解职工的疾苦,倾听他们的心声,他在公司各单位设立总经理意见直达箱,全面接受职工的监督。针对职工反映强烈和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在公布栏予以公开答复。当听说生产一线的员工,在寒冷的冬天经常吃不上热饭热菜时,他立马拿出十几万元添置了一台职工用餐车,并在各个生产岗位配备饮水机;当炎热的夏季来临时,他又把白糖、绿豆、清凉油、甘草、十滴水等防暑降温食品和用品分发到职工的手中;当公司职工郭希尧因病住院,交不起医疗费而危及生命时,他第一个带头捐款,组织开展了“献爱心捐款”活动,及时挽救了他的生命,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

  企业不管有多大,都要厉行节约,“该花的钱,花多少都舍得,不该花的钱,一分钱都不能浪费”、胡华文率先垂范,为我们广大干部员工树立了一个标杆。比如他找哪个同志谈工作,首先是用内线电话,实在联系不上,再用手机联系。事后,有些干部说,真想不到啊,堂堂董事长还用内线电话,我们都以为是个摆设,令人钦佩。胡华文还常常告诫身边的工作人员,要节约用纸,复印材料要两边都复印。在员工工资上,胡华文舍得放钱,近几年来,工人工资每年以12%的速度上涨,工人们的腰包鼓了,他才感到安心、快乐。祥云工人为在这样的公司上班,引以为豪,令很多在武穴城区的市民羡慕不已,只要一说是在祥云集团上班,都赞不绝口的夸奖。

  近年来,为改善员工生活和工作环境,胡华文投资800万元对生活区和生产区实行花坛绿化和路面硬化,以及对职工宿舍进行改造;投资300多万元在武穴城区办起祥云超市、祥云宾馆、祥云酒楼,让富余人员在第三产业中各尽其能;每年投资170多万元与武大、武汉化工学院等高校联姻,通过举办MBA“培训班”等形式,提高广大员工的整体素质 ;2006年4月又投资300多万元,对公司办公大楼进行全面装修,为员工创造一流的工作环境;在现有4台职工客车的基础上又投资80多万元添置2台大客车,解决职工上下班拥挤问题;今年,又投资建造大型不锈钢雕塑“日月同晖”和灯光喷泉,购买了一批名贵树木,美化绿化厂区环境,现在,公司内到处是绿意融融、百花争艳,一个四季如春的花园式企业正在迅速崛起……

  

  在胡华文的带领下,祥云集团的发展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原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充分肯定几年来祥云集团的发展和做出的贡献。胡华文为此也得到了大家的尊重和认可,赢得了各种荣誉、自身价值和社会地位不断提高,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是一个有社会良知和责任感的人。他说这么多年来,感谢党组织的关怀,感谢党对我的培养,通过我的努力,为社会做一份贡献,献一份爱心,是一个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一个普通人做人的基本准则,我感到很骄傲、自豪和幸福。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多年来,他一贯热衷于公益事业,以各种方式热心回报社会,如支援抗洪救灾8万元,捐赠武穴实验中心2万元,支援武穴城市广场建设27万元,资助武穴市文联3万元,捐资市慈善会2万余元,捐赠武穴市大法寺张良祖村扶贫款8万元等等。2005年他向武穴中学捐款10万元,设立贫困学子奖学金,并计划发起成立慈善机构,专门帮助贫困地区的学生。

  2004年6月,胡华文收到了一封来自湖北省竹山县竹坪乡宽坪学校的“陌生信件”,他拆开信一看,原来是一位叫王荣的乡村教师为其学生刘小冬写的救助信,信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在竹山县竹坪乡安河塘村三组有一位残废人叫刘照兵,2000年3月,刘照兵离家到河南省安阳市某铁矿打工。有一次由于吊车发生故障,为了抢救萍水相逢的工友,他被脱轨的飞轮击断右腿,在医疗过程中因手术失败,导致高位截肢,当伤口还在恶化感染没有痊愈时,又被黑心的老板从安阳卫生院赶出来,迫于无奈,只好回家,便在竹坪乡卫生院等处治疗,共花去药费15000余元,其妻杨秀菊因不堪忍受精神折磨和物质匮乏的双重压力,随后服毒自杀,留下70多岁的弱智老母,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丈夫和年幼的儿子小冬………。读完信后,胡华文心情沉重,信中的一字一句都在震撼着他,一阵阵酸楚涌上心来,他决定帮助这个支零破碎、穷困潦倒的家庭,决不让刘小冬面临辍学的危险。当时,他便急忙到邮局汇去资助款3000元,并经常与刘小冬进行书信和电话联系,及时了解其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直至他完成大学学业。刘小冬表示,自己一定会好好地学习,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以真心来回报社会,回报恩人。

  今年五月份,在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后,胡华文号召公司广大员工踊跃捐款,共向灾区人民捐款112万元,他本人带头捐款一万元。随后,他又组织公司党员捐款1万余元。

  如今,祥云集团变大变强了,面对当前祥云集团取得的成绩和荣誉,胡华文并不满足,他说:从今年下半年起,祥云集团将投资16亿元(分期三年完成),再造一个新祥云,征地1000亩,建设码头6座,建设工程项目12个,产品种类17个,继续扩大磷酸、磷铵、硫酸等产品的生产规模,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到十一五末,使公司硫酸产量达到150万吨、磷酸一铵100万吨、复合肥100万吨、合成氨30万吨、磷酸二铵20万吨,工业磷铵12万吨等。目前,祥云新区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处于扫尾阶段,不就将正式开工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实现销售收入33.95亿元,利税6.5亿元;到十一五末,祥云集团的总体销售收入将到达65—70亿元,十二五期间将达到100亿元,最终实现“打造百年祥云、建设生态工业园”的宏伟目标,逐步把祥云建成驰名湖北、全国乃至世界一流的磷化工、硫化工、氨化工、医药化工和精细化工生产基地。我们相信,祥云集团这艘航船,在掌舵手胡华文的指引下,文明、富裕、和谐的新祥云将不会遥远……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