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炎炎,几个人看护着一支冰棒。在夏日炽热阳光的照耀下,冰棒逐渐开始溶化,一滴一滴地往下流,眼看着就要全部化掉。几个看护的人虽然口渴难耐,但谁也不敢吃一口,只好任冰棒无奈地往下流淌着。突然,其中的一个人实在忍耐不住,吃了一口。其他人同时高声喝道“不准偷吃我们大家的冰棒!”
看到这一幕,大家可能认为这样的事情在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看护冰棒的人把冰棒分吃了就行,何必非要等着冰棒化了谁也吃不上呢?但是,现实中就有这样的事例。不久前,笔者到基层信用社检查工作,发现有几辆汽车在信用社的院子里放着,看上去锈迹斑斑、车胎全都扁了,一看就知道长时间不动了。问信用社的工作人员为什么长期不开,放成这个样子?回答是抵债资产。再问为什么不及时处理?回答不好处理,原因是汽车的现值与抵债金额相差甚远,如果处理了,差额的部分谁来承担责任?期间,也有人想拍卖或信用社自己用了,可是又有人提出异议。所以长期搁置,时至今日,基本上成为一堆废铜烂铁。
这就是抵债资产管理中的“冰棒效应”,应当引起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者的重视。抵债资产是信用社经营管理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为了确保抵债资产的质量、提高抵债资金的回收率,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加以解决:
一是建立抵债资产的接收责任制。各级联社、信用社要明确接收抵债资产的权限,加强对抵债资产的监督管理。优先从其他途径追偿不良贷款,努力减少抵债资产的比例,对确实无力以货币形式偿还贷款,只能以其资产抵偿贷款本息的,应与借款人签订抵债协议,双方约定按抵债资产的实际处置价值偿还贷款本息。
二是建立抵债资产的保管责任制。要建立抵债资产明细账,详细记载抵债物品的名称、数量、价值、抵偿贷款本金及利息的数额、出租、变现以及资产管理责任人的情况等。要落实保管人,对保管不善造成资产毁损、丢失的,要追究保管人的赔偿责任。
三是建立抵债资产的处置责任制。本着谁接收谁处置、分权限审批的原则,落实好抵债资产的处置责任,根据抵债资产类型的不同确定不同的处置期限,避免因时间推移使抵债资产贬值。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可以采取变卖、拍卖、出租、委托抵债、托管等多种方式进行处置,提高抵债资产的市场价值。处置完毕后,要把扣除有关费用后的抵债资产的净值作为计价价值,并将抵债资产转入账内作为待处理抵债资产单独进行管理。同时,根据有关规定核销相应的贷款本息。
四是建立抵债资产的处置奖惩制。对抵债资产处置后,抵债资产净值不足以抵偿贷款的差额部分,制定相应的责任追究制,根据差额的多少,对有关责任人进行处罚。对抵债资产处置后,抵债资产净值超过抵偿贷款的增值部分,应按照一定的比例奖励基层信用社和有关责任人,调动他们管理好抵债资产的积极性。
冰棒在烈日下溶化掉,每一个看护它的人都心痛,因为它是大家的。抵债资产随着时间的流逝也会逐渐贬值,信用社的经营管理者也会痛心,因为这是集体资产的流失。相信,通过建立健全抵债资产管理的各项制度,就一定能够防止抵债资产像冰棒那样溶化掉,彻底解决抵债资产管理中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