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8年9月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2008农村金融企业家圆桌会议召开
杜晓山:建立普惠性农村金融体系

本报记者 蔡靓/文 孙思磊/图

  杜晓山作主题发言。

>>新闻背景

  2008农村金融企业家圆桌会议日前召开

  本报讯(记者 刘小萃)8月29日,由《中华合作时报·合作金融》周刊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共同主办、内蒙古托克托县农村信用联社协办的“2008农村金融企业家圆桌会议”在内蒙古满洲里市成功举行。

  “2008农村金融企业家圆桌会议”以“打造交流平台、激发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为宗旨,以提升农村金融企业家创新能力为目标,进而推动农村金融改革的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杜晓山,国际金融公司中国项目开发中心官员雷伟,内蒙古托克托县农村信用联社理事长王文正,以及来自国家开发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的60余位农村金融企业家代表参加了会议。

  在本次会议上,10余位农村金融企业家代表进行了主题发言,与会代表们就普惠性农村金融体系的建立、农信社改革的焦点与难点、小额信贷的推动、中小企业贷款的发展、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的创新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


  “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发展的目标,我的理解是:应建立满足或者适应农村多层次金融需求的,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管理科学、监管有效、竞争适度、优势互补、可持续发展的普惠性完整农村金融体系。”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杜晓山在“2008农村金融企业家圆桌会议”上作《农村金融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主题发言时的核心观点。

  他对普惠金融的理解是:普惠性金融体系框架认同的是将包括落后地区和穷人在内的金融服务有机地溶入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的金融体系,普遍的惠及被排斥于金融服务之外的大规模的贫困和中低收入客户群体。“这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理念的题中应有之意。”他补充到。在发言中,杜晓山对农村金融体系提出了几点建议。

  农信社改革应因地制宜

  农信社改革几年来,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问题依然存在。杜晓山认为,农信社改革中首先应该选好领导团队、夯实管理“内功”是基础。目前相当多的信用社的问题是基本功太差,因此,农信社在改革中首先应该选好领导团队。

  “第二是省联社的改革应因地制宜,但原则是有利于服务‘三农’和农信社的可持续发展,现在总体上要稳定县级信用联社的独立法人地位。中国不缺大银行,缺少的是小而强的中小型银行。”杜晓山说。

  “此外,改革的关键环节之一是业绩不佳的银行的退出机制,包括重组、并购等。这个制度还没有建立健全起来。在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中,应逐步建立健全退出机制。”杜晓山强调。

  关于利率政策,杜晓山认为小额贷款的利率限定在基准利率的0.9-2.3倍区间是不公平、不合理的,“以已经成为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范本的江西婺源县农信社为例,每年仍赔几百万元。因此,我认为应该适当放宽农信社的利率范围。”

  商业银行也应涉足小额信贷

  国开行与世界银行合作在12家商业银行试点小额信贷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杜晓山认为这说明了商业银行以创新的理念和手段开展微型金融业务,既能帮助弱势群体,也能实现自身的赢利和可持续发展。

  “哈尔滨银行、包头商行及其他典型金融机构的经验也说明:具有贯彻普惠金融的意愿、秉持创新开拓的精神、崇尚提升能力的实干,是金融机构能占据和扩大自己金融市场份额的基本条件”,他补充说。

  新型金融机构要进一步改进

  关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一直以来的定义是2006年底银监会提出的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杜晓山认为,实质上也应该包括2005年底中国人民银行推出的5个省的试点的小额贷款公司。他表示,新型金融机构的发展已取得明显成效。对解决覆盖率低、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的问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对于如何进一步改进新型金融机构,杜晓山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是村镇银行能否增加“非银行机构为控股方”的试点?能否允许经营状况优良的村镇银行跨县域经营?其次是小额贷款公司能否扩大融资的份额?“目前小额贷款公司融资只能融注册资本金的0.5倍,这相对于过去不许融资而言,可谓迈出了一小步,但是仍然没有实质性的改观,因为0.5倍的融资难以解决问题,不太合理,至少应该放大到注册资本金的四倍,”杜晓山说。

  他还补充说:“对农村资金互助社有必要实行审慎监管吗?需要像银行那样要求它正规化经营而使其支付高成本吗?从国外经验看,对村一级的农民资金互助社没有审慎监管的必要,因为其风险极小,如果对其进行审慎监管,将束缚创新甚至是遏制创新。”杜晓山说。

  积极发展公益性小额信贷组织

  公益性可持续发展的小额信贷组织的出现是金融创新的过程和结果。杜晓山认为,它的功能定位有利于缓解或解决其他金融机构不愿意或难以重点服务中低收入和贫困群体的问题。

  “公益性可持续发展的小额信贷组织的健康发展首先依赖于:其自身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领导团队和员工需要夯实基础、苦练硬功。还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政府应该协助构建政策性、商业性、合作性金融机构与各种类型小额信贷组织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农村金融体系,解决公益性可持续发展的小额信贷组织的合法性问题、融资问题(包括专门的批发基金)以及提供提高其能力的外部支持。”他说,“此外,还应该完善中观层面的服务支持系统,包括审计、征信、评级、信息系统、培训、协会等。”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