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08年9月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发展赢得新天地

本报驻江苏记者 王丹 通讯员 赵扣海

  日前,记者来到有“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集体”和江苏省“十强县级供销合作社”称号的江都市供销合作社,了解江都烟花爆竹配送中心、二手设备调剂市场、四大连锁经营网络、村级便民服务中心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情况。

  在江都市烟花爆竹配送中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白墙蓝瓦的标准化烟花爆竹储存仓库,最大储存量可达一万箱。据介绍,该中心拥有四辆配送专用车,承担全市354个烟花爆竹经营网点的配送任务,实行“集中购进、统一配送”,客户只要拨个电话,配送中心就能保证按客户要求及时把烟花爆竹送到,既确保了商品质量,又规范了江都市烟花爆竹市场经营秩序。

  由江都市供销合作社牵头建立的二手设备调剂市场,占地近百亩,钢架结构的大棚高大宽敞。据市场负责人介绍说,该市场开业二年多来,已有50多家商户进场经营,租出面积1.2万平方米,年成交额8000多万元,发展前景较好。2007年,该市场通过吸收江苏省物联再生资源公司入股,使市场激发出新活力,目前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江都市供销合作社按照兴办“农民之家”的目标,加大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的推进力度,整合资源、多元投资、上下联动,目前已有162个建成并投入运营。

  特别是一些地处偏僻的村民,可以通过综合性村级便民服务中心,逐步实现购买生产生活资料、信息咨询、文体娱乐、小病治疗等多个方便不出村。同时,长期困扰农民的假冒伪劣商品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解决,农民不进城就可以买到自己需要的商品,享受到类似城里超市的服务,受益更多。

  近年来,江都市供销合作社参办和领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行业协会等合作经济组织54个,积极开展自律、维权、培训等服务,构筑为农服务新平台。为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产品与超市“无缝对接”,江都市社组织专人去全国各地推介江都的优质产品,目前已有20多种绿色有机农产品进入国内10多家超市。其中,“早晚”小菜、“康植园”猕猴桃等远销东南亚。

  江都市供销合作社通过深化改革,强化服务,为农服务取得新成效,全系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006年,江都市社被商务部表彰为全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先进单位,2007年11月,江苏省供销合作总社在江都市召开发展连锁经营现场会,推广了江都市供销合作社农村商品连锁经营模式。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