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9月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应用农业新技术保障粮食安全


  据《农民日报》 报道  近日,植保(中国)协会在湖北武汉市召开了以“农业新技术保障粮食安全”为主题的研讨会。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朱祯研究员、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卢长明研究员作主题报告。

  会议指出,农业生物技术在其应用的12年里显示了在提高粮食生产力、增加产量方面的巨大潜力。

  朱祯研究员介绍指出:“生物技术是常规育种的补充和有效手段,在生物技术作物种植的第一个12年中,全球种植面积超过了1亿公顷。高种植率反映出农民对产品的满意,产品提供了实在的效益,范围涉及更方便、灵活的作物管理,更低的生产成本,每公顷更高的产量或纯受益,通过减少传统的杀虫剂使环境更洁净,从而服务于可持续发展的农业。”

  卢长明研究员认为,目前或将来一段时间来看,生物技术是常规技术的重要补充和发展,生物技术需要与常规育种等技术相结合,共同发展;从长远来看,生物技术在应对我国粮食缺口,资源短缺,污染、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的种种挑战方面,代表了未来农业科技的发展方向。         (何红卫  关 怀  先 哲)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