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8月8号奥运会开赛至今,中国奥运会体育代表团已经赢得了45块金牌。我国体育健儿佳绩频传,国人备感振奋。而当8月份头18天里,北京空气质量一举收获了9个一级天的消息传来时,这着实令北京市民乃至全国人民感到欣喜。
北京奥运会召开前夕,北京的空气质量一直被海外媒体所质疑,甚至出现了美国运动员戴口罩走出首都机场的一幕。而九个一级天的出现,是我们带着治理环境决心奋战的成果,更是对一些所谓怀疑的最好回击。
由此想到,我们的安全生产工作也下过好多决心,定过不少的目标,但是年终盘点结果往往差强人意。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彻底实现全国安全生产工作“质的转变”这个目标已经由各级安监部门响亮地喊出。一个振奋人心的口号从提出到真正实现需要一段时间,这期间需要各级政府、安监部门以及群众的共同努力,也需要我们准确评估、面对、正视各种困难,朝着更高目标奋进。
达成目标需要我们从基础性的制度建设着手,从调整相关产业结构入手,从政府宏观政策导向着眼,从具体的部门和企业举措持续推行。
对于大型工矿企业,由于其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科技、人才优势明显,因此有能力在安全生产方面投入更大的精力、更多的资源。对此,安监部门应当在政策层面予以通盘考虑,引导企业自身在制度建设上更加规范、细化并强化落实,鼓励其充分发挥安全生产主力军的作用;中小型企业由于其自身的经济实力所限,在安全生产投入方面会有更多考虑与困难,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应当强化对此类企业的监管职能,积极探索加大对安全生产基层与基础监管力度的有效途径,督促其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
正如北京治理空气质量历经十年的艰苦努力,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会一帆风顺。只要一步步朝着既定目标前进,即使其中某个年份统计数据出现反弹,仍然坚持按照既定方针推行,效果就会逐渐显现,直至目标的实现。
实现全国安全生产工作“质的好转”是大家努力的目标与方向,北京市空气质量的治理工作给全国安全生产系统做出了榜样。我们需要认真向其学习,坚信既然天能变蓝,事故同样会越来越少,安全生产形势也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