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上半年,山西省运城市在“新网工程”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发展配送中心12个,建立便民店、连锁店139 个,新建和规范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9 个, 建立废旧回收中心 1 个。
对于“新网工程”相对薄弱的农副产品购销网络,运城市供销社积极努力,通过完善提高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功能、建立农副产品购销中心、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初步建立了该市以现代流通为主体的农副产品购销网络。上半年,市供销系统新建和规范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9个,交易额6.17亿元,带动农户 51653 户,为农增收2.6亿元;领办、创办和合办农民专业合作社 19 个;发展农民经纪人协会和农产品行业协会7 个。
运城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绛“绛州绿”销售集团,已发展成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其商标荣获山西省著名商标。该集团争取并到位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项目贷款3000万元,两区建设贴息资金200万元,建立了3个大型种植基地和5000个日光大棚。同时购置了无公害检测仪和货源条码仪等设备,建立了1个大型现代化蔬菜批发市场,年交易量突破2亿公斤,年交易额1.5亿元,年为农增加收入在1000万元以上,辐射14个省、市、自治区,年增加效益180余万元。芮城县供销社建立了1190平方米的农副产品配送中心,购置了5辆收购车,修建了一座冷库,服务幅射周围45公里,收购中药材550多个品种,经加工后出口香港,解决了农民群众的“卖难”,使农民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增收,供销社在服务过程中升华。 (优伟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