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辉县市供销合作社现有16个基层供销合作社、13个社直企业、2100名干部职工、800多个经营服务网点。2002年以后,该社以网络建设为重点,创新体制机制,全力服务三农,走出了一条县级供销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的路子。2007年,全系统完成商品购进5.5亿元,同比增长10%;商品销售6.7亿元,同比增长20%;实现利润482万元,同比增长21%;完成工业总产值5953万元,同比增长10%。
推进“新网工程”建设,构筑农村现代流通网络,辉县市供销合作社紧紧围绕发展农村现代流通、改善农民消费环境、提高农民生产水平和生活质量三个方面入手,强力推进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一是从龙头带动入手,把骨干企业培育成“新网工程”的排头兵。牢牢把握“四个坚持”:即坚持分类指导,打造一流的机制、团队和品牌;坚持以产权为纽带,整合内外资源,促进开放办社,多元发展;坚持加强业务指导,使骨干企业成为知名品牌商品的总经销、总代理;坚持优化提升网络,一网多用,综合服务,以金城量贩为龙头,发展日用消费品流通网络;以华合农资公司为龙头,发展农资现代流通网络;以棉麻公司、华合市场为龙头,发展农产品购销网络;以烟花爆竹公司为龙头,发展烟花爆竹流通网络;以废旧公司为龙头,发展再生资源流通网络;培育了有地域特色的网络龙头,提高了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金城量贩”、“华合农资”成为了叫得响、过得硬的知名网络品牌。
二是从商品配送入手,把配送中心构筑成“新网工程”的接力站。重点完善乡镇区域配送中心,建设市级配送中心。规范完善了高庄、薄壁、吴村等12家乡镇区域配送中心的商品配送,做到了有牌子、有制度、有仓库展室、有车辆、有人员。市级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年可配送商品3万多种、1.5亿元左右。2007年,全系统日用消费品配送额达到3.5亿元,农业生产资料配送额达到1.5亿元,较好地满足了系统内连锁企业和为农服务商品配送需要,为连锁网点提供了有力的发展支撑。目前,占地30亩、仓储面积6000平方米、展示办公面积1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市级农资配送中心基本建成。建成后年可配送化肥6万多吨、农药3万多件,价值近2亿元。新的市级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建设正在积极筹备中。
三是从升级改造入手,把经营门店打造成“新网工程”的网络终端。一是切实扩大网络覆盖率。针对大部分供销合作社网点已改成超市的情况,对现有的为数不多的未改造分销店、双代店摸清底数,教育帮扶,分解任务,落实责任,改造升级,2007年共改造47个。对愿意加入供销合作社网络、服从供销合作社管理的社会经营网点,进行改造整合,签订加盟合同,统一经营管理,2007年共吸收社会加盟店23个。全年投资350万元共建成连锁超市70家。二是切实加强经营管理。在抓好教育培训、建章立制、严格奖罚的同时,在供应链管理上,对连锁店实行进货、配货、标识、服务、经营、定价“六统一”管理。农业生产资料超市的商品90%以上直接配送,生活资料超市的商品50%以上直接配送。对其他商品,则要求从龙头企业认可的厂家进货;并进行严格的抽查,确保质优价廉。通过现代流通网络建设,2007年共为农民推销农副产品7200万元,安排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全系统下岗职工600余人到供销合作社超市上班;农资商品返利于农,让利70万元。(赵广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