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酒泉棉花种植面积减少超过7%。据甘肃省酒泉市统计局消息,2008年该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继续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播种面积继续增加,种植结构更趋优化。春夏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到215.58万亩,同比增加10.05万亩,增长4.89%。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大宗农作物种植面积形成了“六增二减”的格局,即:粮食、油料、药材、蔬菜、瓜果类作物面积较上年有所增长,而棉花、甜菜面积较上年有所下降,其中棉花面积72.26万亩,同比减少5.65万亩,下降7.25%。
湖北预计棉花面积增长7%左右。据湖北省统计局公布的《上半年湖北经济运行情况》显示,今年以来,全省农业生产稳步发展,春夏播作物生产正常。据调查,全省早稻播种面积预计持平略减,棉花受效益提高的刺激,面积继续扩大,预计面积增长7%左右,中稻面积略减,晚稻面积有所增加。
山西运城棉花花蓟马虫害发生严重。运城新花即将大面积采摘,但目前当地棉蓟马发生普遍严重。棉蓟马的危害严重时,会极大地影响成桃率,使秋桃不能盖顶,导致棉花后期疯杈横生,严重影响棉花产量。目前当地棉农正在积极防治。
天津棉花现铃结蕾推迟。据天津棉花协会秘书长赵鸿延介绍,天津地区2008年种植面积为105万亩,这一数字比去年有所下降。由于今年比往年温度偏低,降水量偏高,导致棉花结玲现蕾时间推迟,平均成熟期要比往年晚5—10天,但7—8月份是棉花生长的重要时期,如果天气晴好,产量不会低。今年棉花单产约为每亩400公斤,而总产预计约为9万吨左右。
河北邯郸70%纺企停产。近期河北邯郸地区纺织企业停产达到70%以上。主要由于资金紧张,原料采购发生问题,再加上天气炎热,除一家纺织企业在正常生产外,其余多家纺织企业相继停产,时间在7—20天左右不等。
山东垦利县43万亩棉花入保险。 “种棉花最怕的是雹灾和涝灾,有了这个保险,大伙都放心了!”8月4日,山东垦利县郝家镇小赵村村民赵文美拿着刚刚签订的“棉花保险单”高兴地说。今年,垦利县被列入山东省农业厅棉花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目前该县共种植棉花43万亩,涉及全县318个村的39044户。目前,这43万亩棉花已经全部签订了保单。按照规定,对7月22日开始到9月30日期间投保的棉田进行有偿保险,每亩棉花需要缴纳保费18元,中央和省各承担30%,市、县两级各承担10%,农户个人承担20%。赵文美说:今年她种了10亩棉花,缴纳了36元保费,而这10亩棉花最高可获补偿6000元。
棉花铁路运输安全调研工作总结会在京召开。8月5日,为进一步解决棉花铁路运输过程中的着火问题,保证旺季新疆棉运输安全,铁道部运输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国棉花协会棉花加工分会、乌鲁木齐铁路局和兰州铁路局货运处的相关负责人在北京进召开调研工作总结会。会上,针对棉花铁路运输安全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防范棉花铁路运输过程中着火的措施。
“凤凰”台风导致安徽沿江地区部分棉花蕾铃脱落。据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消息,7月29日开始,安徽省受第八号台风“凤凰”外围云系影响,沿淮及淮河以南地区普降暴雨,部分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部分地区伴有7级以上的大风,给当地棉花生产造成了影响。据高密度雨量站资料显示,7月29日8时—8月2日11时,淮北部分地区、沿淮及淮河以南地区累计雨量在50毫米以上,其中沿淮中东部、江淮大部、大别山区、沿江和皖南山区超过100毫米,200毫米以上的降水集中在皖东的滁州市、江淮南部的巢湖市以及沿江东部的马鞍山市和皖南山区的黄山市等,其中,滁州、全椒、含山累计雨量超过500毫米。同时,部分乡镇出现了7级以上的大风天气。适时的降水补充了农田水分,利于作物生长,但部分地区的集中强降水和大风天气却给安徽省在地农作物生长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该省棉花正处在花铃期,是棉花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大风、强降水导致部分棉花蕾铃脱落,同时,田间长期积水,水分过多会引起上部秋桃少且晚熟,下部荫蔽烂铃多,易造成棉花减产。沿江地区是安徽省棉花主产区,此次大风强降水将造成这些区域的棉花产量损失。
(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