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由于化肥价格过高,全国大部分区域的农资经销商销售量出现萎缩,部分县级代理商经营萎靡,甚至有部分零售商开始出局。辽宁省开原市一位农资经销商惋惜地讲,有的零售商原本在一个乡镇经营的规模很大,但因为市场运作环节操作不好,产品大部分赊销,资金不能回笼,导致其退出化肥经营生意。
一个业内资深人士也感叹道,化肥经营利润微薄,需要流动资金大,不少地区经销商连续多年赊销。今年以来,由于产品涨价导致资金链断裂,再加上化肥倒挂现象屡现,一些经销商不堪重负出退出市场并不意外。
今年,农民购买力偏弱,对高价位肥市的心理准备不足,总认为化肥价格会在国家的调控之下出现下降,购买时间滞后,购买量减少。经销商的复合肥批发价在3500-3600元/吨,而零售价格则降到了3300元/吨左右,批发商和零售商都承担着资金的压力。特别是去年赊销达到100%的经销商,回款困难,农民动不动就拿赊账来要挟经销商卖货,经销商退出是无奈之举。前一段的尿素冲高回落造成的倒挂,也让部分经销商坚定了退出农资经营的决心。
赊销是农资经销商退出市场的直接原因,但淘汰部分经销商并不完全是一件坏事。陕西省渭南市农资经销商谢春平就看到了赊销出局带来的机遇,渭南市及周边市场,基层农资零售商退出市场的比例在10%左右,他们的退出则给农资市场其他实力更强的经销商提供了强占市场分额的机遇。河南省商丘市农资协会副会长李剑利表示,今年市场形势不太好,化肥价格几次冲高小幅回落,风险比往年都要大,其中赊销严重的县级经销商明显经营萎靡,零售商也有放弃化肥生意的。今年情况与往年不同,前几年大家的利润基本都是靠涨价来赚取的,近半年多来,产品价格屡屡倒挂,终端价格又涨不上去,再加上赊销,一些人赔了钱是不争的事实。李剑利分析,现在出局的化肥经销商大多是半路出家,他们拥有资金,正遇到化肥的上升行情,在乡镇市场运作的相当不错,现在利润薄了,风险大了,回款难度越来越大,退出也是正常。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外部环境的变化。现在国家大力倡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给很多农村有经营头脑的人带来了很多机会,平整砖窑、建塑料大棚、收购粮食等等,他们的这些资金可以在农业领域寻求新的机会。
年初,有业内资深人士预测,化肥产业的整合将从生产厂家波及到流通领域。赊销导致出局,也许是农资流通领域整合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