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店名片
地址:重庆市凤梧平价超市
店长:梁凤梧
听到“凤梧平价超市”这个店名的时候,只有两种想法,“凤梧”,要么是个地名,要么就是个人名。不错,当热情的店长梁凤梧向记者介绍起她的超市情况时,这个想法被证实了。说起她家的小超市,店长的眼神里充满着复杂的情绪,她家超市虽然普通,但她与丈夫的创业历程却充满着艰辛。店长梁凤梧原是重庆市毛纺厂的职工,17岁参加工作,先后获得了重庆市“新长征突击手”、重庆市劳动模范、政协委员、“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由于单位机构改制,梁凤梧在40岁时下岗了,与此同时,同在一个厂的丈夫也下岗了。当时,夫妻二人下岗后的生活费加起来只有300元,对于上有老下有小的他们来说,这些钱根本维持不了一家人的生计。由于年纪偏大,梁凤梧在再就业的过程中屡受打击。“别人不要我,我自己要;别人不让我干,我自己干。”就这样,梁凤梧横下一条心,向朋友借款6000元,租下一个柜台开始了自己的第二次就业——卖童装。用店长的话说,生意做起来了,她的“脸皮”也厚起来了,从劳模到摆摊让她的心理经受了一次巨大的改变。虽然很努力地工作,但由于缺乏经验,货源不对路,辛苦了几个月换来的却是亏损。“我不能这样下去,我要改变自己,改变命运!”在挫折面前,梁凤梧又一次鼓励自己站起来。此后她改变了经营思路,经营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日用品,向大商场的营业员了解市场行情,渐渐的,她的生意好了起来,加上为人和气,诚信经营,第二年,她的柜台已经由一变三了。
当时,正值“40、50”工程,曾经和梁凤梧在厂里同甘共苦的很多姐妹也都纷纷下岗了,为了帮助同是下岗的朋友,梁凤梧想到了让他们来商店当员工。可是小小的柜台毕竟容不下太多的人,怎么安置她们呢?梁凤梧和丈夫认为,只有生意做大了,才能留下他们,随后,他们决定把柜台式改为超市,由此,他们成立自己的超市,并以她的名字命名“凤梧平价超市”,办店的宗旨是“劳模办超市,货真又实惠”。
随着第一家超市的开办,到超市来工作的下岗姐妹们越来越多。梁凤梧和丈夫又一次陷入了矛盾中,再三考虑之后,他们决定开办连锁超市。当她怀揣着1万元现金到外区新门店准备签合同时,梁凤梧矛盾了,开连锁超市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干不好可能连前几年积攒下来的钱都会亏掉,到时候不仅自己损失大了,有可能那么多跟着她的姐妹们都会跟着遭殃。 连下岗时都没哭的梁凤梧站在袁家岗立交桥上整整哭了1个小时。擦干眼泪后,她带着钱签了合同。
就是带着这份决心与毅力,他们夫妻二人先后在重庆巴南区、南岸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高新区、江北区等地开了25家“凤梧平价超市”的连锁店,解决了300多名下岗女工和农民女工的再就业。事业做大了,夫妻二人认真分析了现在的市场,准备好好在农村连锁超市这一块儿大干一场,目前的国际国内环境对他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他们不断学习,规范管理,努力把他们的夫妻店做大做强。
一对下岗夫妻,用他们的毅力和爱心开创了事业的“第二个春天”,也让众多的下岗女工重回了工作岗位。他们的成功不在于积累的家产有多少、超市有多大,而是他们为社会创造的价值有多大,向社会回馈的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