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也是供销合作社系统自1982年实行恢复“三性”改革以来的第26个年头。经过这些年的改革,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的自身实力和为“三农”服务的能力都有了增强,进入了联合发展的新阶段,正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新的形势和任务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认清形势,明确目标,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认清形势,就是既要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经验和教训,看到我们已经取得的成绩,增强进一步发展的信心,又要着眼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全局,看到我们目前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李成玉同志曾指出,26年来的供销合作社历史,“是改革史、发展史、创新史,也是奋斗史”。26年来,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之所以取得了一些成绩,就在于我们坚持了为“三农”服务的方向,坚持了合作制的理念,坚定不移地走了改革创新之路,坚持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这是实践给我们的启示,也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方向。当前,我们正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蓬勃兴起,给我们提供了更加宽广的舞台。我们必须看到,尽管26年来全系统在改革发展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与世界合作经济潮流相比,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相比,与其它行业、其它经济成份相比,我们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还没有真正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体制和机制。因此,全系统必须进一步认清形势,抓住这历史性的机遇,积极推进改革,做好工作,加快发展。切切不可只看到成绩而看不到差距,沾沾自喜于已有成绩,在小胜面前固步自封。
明确目标就是要进一步找准我们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位置,更好地发挥系统优势和特点,全面部署和开展我们的各项工作。如果说服务“三农”、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们的大目标,那么,建立一个不断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适应“三农”发展要求,切合自身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的合作经济体制,就是我们的具体目标。要看到,只有建立了这样一个新的体制,我们才能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也才能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壮大的同时实现我们自身的发展。
在过去二十几年的改革过程中,各地供销合作社在体制和机制上做了一些改革探索,使我们的服务能力和经营能力有了一定的改观,在市场的大洗牌中逐步站稳了脚跟。但是我们改革创新的任务还十分繁重,一个真正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适合全系统又好又快发展的体制、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特别是基层社、县级社的改革还面临着十分繁重的任务。经过改革,我们的主干企业虽然具备了一定的市场竞争能力,但和其它行业的大企业相比,我们的实力还不强,即使是在我们有着相对优势的一些传统业务经营中,也面临激烈的竞争。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要大力推进改革,特别是要切实抓好基层社及县级社的改革,进一步按照市场规律深化企业改革,以巩固一线阵地。这是我们实现为农服务的基础,也是实现自身发展的基点。通过市场化改革,融入农村合作经济大潮,赢得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扎实推进就是要求我们从狠抓作风建设入手,进一步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科学谋划。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争创一流的勇气勤奋工作。
现在我们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任务、目标都十分明确。能否实现快速发展,关键在行动。所以,李成玉同志不久前在总社机关作风建设大会上,提出要大力改进机关作风。他提出,要树立和弘扬 “六大作风”。这就是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作风;认真负责、科学严谨的作风;讲究效率、雷厉风行的作风;注重实效、锲而不舍的作风;深入基层、为民服务的作风。好的作风是任何事业成功的前提和基础。要看到,优良的工作作风不仅仅是党政机关部门所要努力的目标,也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坚强保障。经济工作最讲严谨,来不得半点虚浮。只有具备了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我们才能在成绩面前不骄傲,在困难面前不气馁;才能顺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国内外社会经济形势,适时调整我们的市场战略,才能使我们的计划、方案更有针对性。合作社的要义就是合作发展,只有具备了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作风,我们才能将合作的精神落到实处,才能使联合发展取得实际的成果。供销合作社的宗旨是为“三农”服务,助农增收是一项艰巨任务,要做到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急,帮农民之所需,扎扎实实在为农服务的第一线尽职尽力,缺乏敬业认真、科学严谨好作风是不行的;效率更是经济工作的应有之义,注重效率、实效才能促进发展。可以说,全系统上下的思想作风建设,关系到我们能否抓住机遇,实现发展的大局。优良的思想、工作作风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有力保证。因此我们必须结合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贯彻活动,狠抓全系统的思想作风建设,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再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