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雅安市首家藏茶专家大院在名山成立。这是5.12特大震灾以后,雅安市委、政府加强科技工作,依托四川农大科技优势,整合社会科技资源,引导企业和社会机构成为科技投入主体,实现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相结合,促进雅安茶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是雅安市藏茶行业奋力抗灾自救、尽快恢复生产、实施灾后重建的新起点,也是四川乃至全国成立的第一家政府支持、校企合作(四川农大、西藏朗赛茶厂)进行专项茶类生产、科研、应用、推广的合作机构。旨在挖掘、弘扬藏茶传统制作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发藏茶产品,壮大藏茶产业,发展茶业经济。
雅安藏茶生产历史悠久,距今已有1300多年,是我国黑茶的重要发源地,是全国少数民族特需用品——边销茶重要的传统生产基地。藏茶包括传统边销茶和近年新开发的特种藏茶两大类系列产品。目前雅安全市共有10家取得QS认证的藏茶生产企业,其中5家是全国少数民族特需用品定点生产企业(约占全国1/4)。主导产品“康砖”、“金尖”和特种藏茶。2007年,全市共生产藏茶2.89万吨,销售收入1.4亿元。其中边销茶占全省产量的80%左右,占全国产量的40%左右。藏茶企业常年生产人员500多人(80%是农村劳动力),涉茶农户15万多户。2008年经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中国藏茶之乡”称号。雅安藏茶产业快速发展,引起广泛关注。近两年,各级人大、政协、国家民委、财政部、中央民族大学、国家质监总局、农业部、供销总社等部门多次来雅安调研藏茶发展情况并寄予厚望。
成立仪式上,雅安市委副书记张锦明为专家大院授牌,四川农业大学副校长杨文钰为川农名山教学科研基地授牌,名山县政府领导与川农大专家组代表签订合作协议,颁发聘书。雅安市西藏朗赛茶厂与四川农业大学专家组签订了藏茶研发合作协议。川农大专家何春雷、朗赛茶厂总经理加央罗点分别代表企业和专家组就办好专家大院,实现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合作共赢作了热情洋溢的发言。
近年藏茶内销市场前景看好,藏茶成品加工需要大量夏秋大宗茶鲜叶原料,成为实现产区茶农收入的保障,且可向机械化采摘发展,彻底解决采茶工不足的问题,促进茶农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收。雅安市西藏朗赛茶厂是西藏藏族同胞到内地投资的招商引资企业,藏茶产品是边疆少数民族同胞“旦暮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藏茶专家大院的成立必将有效发挥专家、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雅安茶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特别是在开发优质产品、保证产品质量,为加强民族团结,共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