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8月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规范的市场缘于一个文本的诞生

吴鸣

  洁白绽开的棉花,如雪花朵朵,一望无垠。

  棉花丰收季节,这是湖北潜江一道迷人的农业风景线。

  四年前,这一切难以想象。

  当时,潜江棉花市场混乱,棉花贩子满村乱窜抢棉花。收不到棉花,纺织企业没法开工,急得团团转;卖不出好价钱,农民遭遇压级压价,泪往心里流。

  眼看企业、棉农利益双双受损,潜江工商部门建议,双方签种植收购协议。

  没想到,企业对建议顾虑重重:万一农民不守信怎么办,万一农民用不合格产品充数怎么办?

  改变,发生在2004年。

  潜江工商部门请来农民代表、棉花企业、法律专家召开座谈会,参照国家和省工商局发布的标准合同文本,起草《潜江市棉花买卖合同》。

  反复磋商,协调利益,几易其稿,规范文本亮相了。

  让农民满意的是,合同文本设定了3种订购棉花的价格方式:协议价、基准价加保护价、基准价加浮动价。这样,不仅棉农收入有了保障,企业也很满意,因为合同文本约定了农民的责权利,棉花供应有了保障。

  当年,潜江市金城棉业公司和农户合同约定,以每市斤高于市场价2分或5分钱的价格收购。

  别小看区区几分钱,领到额外返利,农民美滋滋,种棉积极性大增。去年,5145个农户与金城签订合同,兑现棉花11030吨。

  四年来,开足马力的金城快速发展,固定资产从60万元变成1800万元,今年销售收入有望达到1.5亿元。

  2005年以来,经当地工商部门负责人倡导,该市工商系统将其推而广之,恒发、宏毅等棉纺企业先后和农民签订规范合同文本。

  如今,45万亩棉花进入合同约定范围,棉花撑起潜江农业种植的半壁江山。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